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令仪的意思、令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令仪的解释

(1).谓整肃威仪。《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孔颖达 疏:“虽得王之燕礼,饮酒不至於醉。莫不善其威仪,令可观望也。”

(2).指美好的仪容、风范。 唐 司空图 《障车文》:“夫人琁躔濬发,金缕延长,令仪淑德,玉秀兰芳。” 宋 秦观 《蔡氏哀词》:“惟夫人之高谊兮,真一时之女英;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仪。”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玉堂重瞻令仪,百朋锡懽情难拟。”

(3).盛美的典礼。《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衣冠济济,鐘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令仪”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整肃威仪
    指通过规范行为举止来展现庄重、严肃的仪态。这一含义源自《诗经·小雅·湛露》中的“岂弟君子,莫不令仪”,孔颖达疏解释为“饮酒不醉,威仪可观望”。

  2. 美好的仪容与风范
    形容人容貌端庄、举止得体,符合礼仪规范。例如《诗经·大雅·烝民》中“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强调仪态与神色的和谐。

  3. 盛美的典礼
    指隆重而庄严的仪式或礼节,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重要礼仪活动的描述。


二、文化背景与用例


三、引申寓意

在姓名学中,“令”象征权威与自律,“仪”代表礼仪与法度,组合后寓意威严与教养并存,常用于寄望个人具备领导力且遵循社会规范。

总结来看,“令仪”既可描述具体的行为规范,也可抽象为品德象征,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深度。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令仪的意思

《令仪》(lìng yí)一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令”和“仪”。它是一个名词短语,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举止。

拆分部首和笔画

《令仪》的第一个字“令”是由部首“人”和“令”组成,它的拼音为lìng,总共有5画。

《令仪》的第二个字“仪”是由部首“人”和“义”组成,它的拼音为yí,总共有6画。

来源和繁体

《令仪》一词源自于《论语·子路》一章。“令仪”的本义是指遵守礼仪规范、行为规范得当。在文化传统中,人们常将“令仪”作为一种美德来追求。

在繁体字中,“令仪”的写法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字形和现代有所差异。然而,《令仪》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她的言谈举止都非常端庄,真是个具备良好令仪的女孩。

2. 他对父母十分孝顺,言谈举止都符合令仪之道。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令人钦佩、仪态万千、得体、得宜、合宜、体面。

近义词:端庄、大方、彬彬有礼、正派、得体。

反义词:粗鲁、无礼、不当、草率。

别人正在浏览...

黯约霸楚傍文不废江河草辫産毻趁打夥宸阶出院打磨旋盗骊大慝大愿力灯婢登跻点鬼簿叠萝花斗智多感丰厨工业品鼓进憨谬搅合交角家鼠戒日京闱禁户噤唫戟气酒醒橘柑空造领地立钦钦鸾司緑沁沁梦魂披然扑地邱真人人亡家破戎兵散工伤廉胜践沈落树核竦抃泝测太白星擿挡土着外钱伟峻详稳仙伎邪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