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盆。 唐玄宗 每命相,皆先书其名,覆以金瓯。后以“甌金”喻拜相。 明 李东阳 《寿琼山邱先生》诗:“甌金名早定,带玉宠方新。”参阅《新唐书·崔琳传》。
“瓯金”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瓯金”字面指“金盆”()。其中“瓯”本义为小盆或杯(如茶瓯),而“金”指黄金材质,组合后特指古代帝王用于重要仪式的金制容器。
该词源于唐代史实:唐玄宗任命宰相时,会先将候选人姓名写在纸上,用金盆(金瓯)覆盖,再当众揭开以示任命。这一仪式被记载于《新唐书·崔琳传》,后以“瓯金”代指“拜相”或“宰相之位”()。
明代李东阳在《寿琼山邱先生》诗中写道:“瓯金名早定,带玉宠方新”,此处“瓯金”即暗喻邱先生被任命为宰相的荣耀()。
“瓯金”通过典故从具体器物(金盆)演变为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词汇,专指宰相职位的授予,具有历史与文学双重意涵()。
需注意,“瓯”在汉语中另有地域指代,如浙江温州的别称(),但此义与“瓯金”无关。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献或诗词赏析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新唐书》原文或李东阳诗作背景,可参考标注的网页来源。
《瓯金》是一个类似于现代汉字词典的中文词语,为金文中的一种器物名称。在古代中国,瓯金是用瓯作为材料制成的金质饰品或器物。
《瓯金》这个词可以从字形上分为两个部分:瓯(ou1)和金(jin1)。
瓯字的部首是瓦,瓯字的笔画数为7。
金字的部首是钅(针),金字的笔画数为8。
瓯金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大宗伯》之中,其描述了制作王室器物的过程和使用。
瓯是古代一种类似于碗的器皿,多用于盛放食物或酒。
瓯金是将瓯制作成金质的饰品或器物,常作为君主的瑰宝珍物。
《瓯金》在繁体中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中,瓯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意义相近。不过,由于字形演变和简化,现代使用的瓯字已经变为瓦+区的结构。
1. 那个博物馆里展示了许多古代的瓯金器。
2. 我收到了一份精美的瓯金饰品,非常高兴。
3. 明朝宫廷中,瓯金是君主使用的一种奢华饰品。
瓯贵(指珍贵的瓯制品)、瓯子(瓯的古代名称,又称“瓯座”)、金器、金饰、黄金
瓯器、金制品、金玉、玉石、宝物
陶器、铁器、银器、白银、贫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