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戴的意思、二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戴的解释

指 汉 经学家 戴德 、 戴圣 叔侄。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 戴 ,共氏而分门; 王 、 郑 两家,同经而异注。” 皮锡瑞 《经学通论》三:“是时两 汉 俱并无《礼记》一书,故 孝宣 立二 戴 及 庆氏 学,皆《仪礼》之学,源流不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二戴"是汉代经学史上的重要称谓,具体指代戴德、戴圣两位儒学大家。他们因共同参与《礼记》的整理与传承而并称,其学术贡献对中国礼学体系构建具有奠基意义。

一、核心释义 "二戴"指西汉礼学家戴德(字延君)与其侄戴圣(字次君)。戴德世称"大戴",编订《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戴圣世称"小戴",编定《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后者被列入儒家十三经,成为科举考试核心教材。

二、学术传承 二人皆师从后苍研习《仪礼》,属今文经学"礼"类传承谱系。戴德曾任信都王太傅,戴圣官至九江太守,在官方与民间双重推动下,形成完备的礼学教育体系。其学说通过《汉书·艺文志》《经典释文》等典籍得以传世。

三、著作影响 《大戴礼记》收录先秦至汉初礼仪文献,保存《夏小正》等珍贵史料;《小戴礼记》经东汉郑玄作注后地位提升,唐代孔颖达编订《礼记正义》确立其经学正统地位,深刻影响东亚儒家文化圈。

(注:因古籍文献数字化工程尚未完成全网覆盖,具体篇章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礼记正义》及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实体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二戴”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指汉代经学家戴德、戴圣叔侄(主流含义)

  1. 人物身份
    戴德(大戴)和戴圣(小戴)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叔侄关系,均为礼学大家。两人师从经学家后苍,共同传承《仪礼》。

  2. 学术贡献

    • 戴德编纂《大戴礼记》,原85篇,现存39篇,内容涵盖礼仪、哲学等。
    • 戴圣整理《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49篇),被列入儒家“十三经”。
  3. 历史地位
    汉宣帝时,二戴之学被立为官学,对后世礼学影响深远。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提及两人分门立派。


二、成语中的特殊含义(较少见)

在部分文献中,“二戴”被引申为“一人身兼两种身份”,如《水浒传》中宋江同时作为梁山首领和朝廷官员的“双重角色”。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总结
“二戴”通常指戴德、戴圣叔侄,是汉代礼学核心人物。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儒林传》或《礼记正义》。

别人正在浏览...

碍目白泉本穑波斯猜惮澄冽成旨冲损虫叶成字春岑大红全帖蹈正断葘烦手高深莫测共和弓力狗续侯冠鹳雀寒飙洪崖候敬黄金花滹沲岬嶱谫才尖纤狡焉思逞井灶君马匡相料球林泽抛沦嫖姚浅显钱质擎举晴暾欺巧取路扰绥日下无双三巴三朔善幻圣谗失口豕鬣疏越悚战天罼提瓮头骨投款推整妥尸微蒙县大夫小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