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寇脱的意思、寇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寇脱的解释

通脱木的别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二十里,曰 升山 ,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脱。” 郭璞 注:“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 零 桂 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按,《尔雅·释草》“离南活莌” 郝懿行 义疏引 唐 陈藏器 《本草》:“通脱木生山侧,叶似萆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俗亦名通草。《尔雅》所谓‘离南活脱’也。”是寇脱即活莌,亦即通脱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寇脱”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来源进行辨析:

一、植物别名(主流解释) 根据高权威性来源()及古籍记载,“寇脱”是通脱木的别名,属于五加科植物。其特点包括:

  1. 生长于南方,高度可达一丈(约3米);
  2. 茎秆中空含白色瓤,叶片类似荷叶;
  3. 古代零陵、桂阳地区有人工栽培(《山海经·中山经》郭璞注)。

二、成语释义(存疑说法)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如)提出“寇脱”为成语,解释为“歹徒逃脱或被抓获”,但该说法存在争议:

建议:在学术或正式场景中,应采用第一种释义,即通脱木的植物别名。若遇到“歹徒逃脱”相关语境,需谨慎核查出处,避免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寇脱的意思

《寇脱》是一个名词,指的是在战争或战斗中从敌方掳掠人财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寇脱》的部首拆分为「宀」和「月」。宀表示室内的意思,月表示肉体的意思。该词的总笔画为16画。

来源和繁体

《寇脱》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古代,「寇」指的是入侵者或攻击者,「脱」指的是掠夺或趁乱夺取。合在一起表示从敌方掠夺或劫掠,即为「寇脱」。繁体字为「寇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寇脱」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据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汉字的形状和结构会有所改变。因此,古时候可能会看到一些稍微有差异的写法。

例句

1. 在战乱中,他们不仅被敌军杀害,还遭到寇脱。

2. 这个地区遭受了多次寇脱,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3. 部队为了防止寇脱,加强了安全措施。

组词

寇贼、脱逃、劫富济贫

近义词

劫掠、掠夺、抢劫

反义词

救助、保护、援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