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ther's uncle] 父亲的伯父
父亲的伯父。 唐 柳宗元 《伯祖妣赵郡李夫人墓志铭》:“我伯祖以宗胄硕大而济其德厚,夫人以族属清显而修其礼范。”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伯祖中大夫公每赴官,或从其子出仕,必著帽,遍别邻曲。”
伯祖在汉语中作为亲属称谓词,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父之伯父
指父亲的伯父,即祖父的兄长。在传统宗族谱系中,属于父系三代直系血亲的旁支长辈。例如祖父排行第二,其长兄即为“伯祖”。
示例: “其伯祖早年迁居江南,家族分支由此形成。”
夫之伯父
古代女性对丈夫伯父的称谓,体现传统礼制中“妻从夫称”的伦理规范。此用法多见于古籍,现代使用较少。
排行关联
需依据祖父在兄弟中的排行确定称谓:祖父长兄称“伯祖”,次兄称“仲祖”,三兄称“叔祖”,最小者称“季祖”。现代统称“伯祖父”渐成趋势。
典籍依据
《礼记·丧服小记》载:“伯祖父母,报。” 反映周代已规范伯祖服制,体现其在宗法制度中的身份重要性(转引自《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第1卷,第789页。
释义涵盖历史用法与宗法制度背景。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2页。
收录现代常用义项与简化称谓规则。
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解释,“伯祖”是汉语中对亲属关系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定义
伯祖指父亲的伯父,即祖父的哥哥。例如和均明确指出这一核心定义,并引用了古代文献佐证。
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现代语境下的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书面或正式场合,例如家谱记录或历史叙述中。口语中通常用“大爷爷”等更通俗的称呼替代。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亲属称谓体系或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详细引证。
安足百二子宝烧菶菶垂饵鹾贾打当面鼓倒披蝶魄东灵断辟繁瘠俸帖讽旨夫人裙带浮世高篇寒琼华北黄桑虺牀拣发监印奸诈交赞驾乌鹊稷穑孔猷口筭礧具乐岂梁头路傍儿録音机没皮没脸梦云明两男孩儿逆亲滂葩凭虚客钱夹启禀寝坏声态事隙守政説嘴祀牲鳀瀛推避讬说外部矛盾王水卫赐维鹈梧桐雨无隐小引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