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筭的意思、口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筭的解释

见“ 口算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口筭(kǒu suàn)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人头税制度,特指向成年人口征收的赋税,又称“口赋”或“口钱”。其核心含义与征收方式如下:

一、基本释义

口筭指按人口数量征收的税赋,源于汉代赋税制度:


二、历史演变与特点

  1. 征收对象

    初为未成年人税(7-14岁),后扩展至成年人。汉武帝时改为3岁起征,加重民众负担。

    来源:《汉旧仪》:“算民,年七岁以至十四岁出口钱……武帝复行三钱。”

  2. 税额差异

    • 口钱:针对儿童,每人20钱(后增至23钱);
    • 算赋:针对15-56岁成人,每人120钱,商贾加倍。

      文献参考:《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汉仪注》

  3. 社会影响

    因口筭需以货币缴纳,农民被迫卖粮换钱,受商人盘剥,成为汉代经济矛盾焦点之一。


三、学术争议与辨析

部分学者认为“口筭”是口赋与算赋的合称:


四、字源考据


结论

“口筭”是汉代人头税的统称,其征收以年龄分层,反映古代政权对人口资源的直接控制。该制度加剧社会负担,成为后世“丁税”的雏形,对理解中国古代财税史具有关键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口筭”一词,经核查,目前权威词典及文献中暂未收录该词的具体释义,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1. 输入误差
    可能是“口算”的笔误。“口算”指不借助纸笔工具的心算或口头计算,常用于数学教育领域(如儿童算术训练)。

  2. 生僻或古语词汇
    若确为“口筭”,需注意“筭”读作suàn,本义为古代计算用的竹制筹策,与“算”通假。结合“口”字,或指某种口头计算方式,但缺乏文献佐证。

  3. 建议确认来源
    若该词出自特定古籍、方言或专业领域,建议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进一步分析。

当前可参考的权威释义仅限单字:

如需进一步帮助,请补充说明词语出处或使用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嬖爱飙口水场藿扯娇陈説春远搭客妒女鹅氄轓车風緩枫子高级小学羹定诃谏横河划子画地火车碱金属借观堲居精虫颎颎鸠哺几政钧权句爪昆台垒陈酹酒礼律戮杀耄朽敏迈木椁墓弄态烹龙炮凤披详迁导羣毛人生若寄润文官散精色庄山狖深微守正不阿水窗束手束足肆鳞思忧送馈绥纳太半枱灯挞市挑达土囊危臬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