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赞结纳。《南史·周弘正传》:“ 弘正 幼孤,及弟 弘让 、 弘直 俱为伯父 捨 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 河东 裴子野 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
“赏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称赞并结纳”,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指对他人的才能或品德表示赞赏,并进一步接纳或与之建立联系。结合“赏”(赞赏)与“纳”(接纳)的构词,强调通过称赞实现人际联结。
语境应用
多用于描述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赏识,例如《南史·周弘正传》记载:“河东裴子野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即裴子野因赏识周弘正的才华,不仅称赞他,还将女儿许配给他。
古今差异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学或历史研究中仍可见到,通常与人物评价、社交关系相关。
如需更多古籍用例或权威解析,可参考《南史》《墨子经》等文献。
赏纳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赏”和“纳”两个字组成。
部首:赏(言),纳(纟)。
笔画数:赏(12画),纳(6画)。
来源:赏纳一词最早出现于《尔雅·释服》中,意为欣赏和接受别人的好处或恩惠。
繁体:賞納。
古时候汉字写法:赏(赏),纳(納)。
例句:他始终赏纳着朋友对他的真诚帮助。
赏识、赏心悦目、纳谏、纳凉、纳尾等。
欣赏、赞赏、喜爱、敬重。
鄙视、厌恶、蔑视、嫌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