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纳的意思、赏纳的详细解释
赏纳的解释
称赞结纳。《南史·周弘正传》:“ 弘正 幼孤,及弟 弘让 、 弘直 俱为伯父 捨 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 河东 裴子野 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
词语分解
- 赏的解释 赏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赏金。赏赐。奖赏。赏罚分明。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赏阅。赏析。赏花。赏月。欣赏。鉴赏。赏心悦目。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赏识
- 纳的解释 纳 (納) 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姓。 缴出吐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赏纳”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以从字义和构词法角度进行解析:
-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赏:本义指赏赐、奖赏,引申为赏识、欣赏、称赞。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价值、优点给予肯定和褒扬。
- 纳:本义指收入、放进,引申为采纳、接受、容纳。表示将外部的意见、建议、物品等接收进来。
- 赏纳:核心含义指赞赏并采纳。它强调在赞赏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采纳被赞赏的对象(通常是意见、建议、计策、人才等)。这比单纯的“采纳”多了一层“欣赏、肯定”的情感色彩。
-
词义详解:
- 赞赏并接受(意见、建议):这是“赏纳”最常用的含义。指上级或权威者对下级或他人提出的意见、计策、方案等,不仅认为其好(赞赏),而且决定采用(采纳)。
- 赏识并接纳(人才):指对有才能的人表示欣赏,并予以任用或收归己用。
- 欣赏并接受(物品、馈赠):在特定语境下,也可指对他人赠送的物品表示欣赏并收下(带有尊敬或客气的意味),但此用法相对较少见。
-
语境与用法:
- “赏纳”通常用于较为正式或书面化的语境。
- 它描述的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主体(赏纳者)通常是地位较高或有决定权的人(如君主、领导、长辈),客体(被赏纳者)通常是建议、意见、人才等有价值的事物。
- 隐含了对客体价值的认可和主体开明、从善如流的品质。
-
例句参考(古籍与现代):
- 古籍例证:《后汉书·张衡传》:“(衡)上书陈事……帝善其能,赏纳焉。”(张衡上书陈述政事……皇帝赞赏他的才能,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 现代用法:公司总裁对市场部的新方案颇为欣赏,并决定赏纳实施。
“赏纳”意指对有价值的事物(主要是意见、建议、人才)表示赞赏、赏识,并予以接受、采纳或任用。它融合了情感上的肯定(赏)和行为上的接受(纳),常用于描述上位者开明接纳下情的积极行为。
参考来源:
- 释义综合参考自《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关于“赏”、“纳”及复合词的相关条目。
- 古籍例句引自《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赏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称赞并结纳”,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
基本释义
指对他人的才能或品德表示赞赏,并进一步接纳或与之建立联系。结合“赏”(赞赏)与“纳”(接纳)的构词,强调通过称赞实现人际联结。
-
语境应用
多用于描述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赏识,例如《南史·周弘正传》记载:“河东裴子野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即裴子野因赏识周弘正的才华,不仅称赞他,还将女儿许配给他。
-
古今差异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学或历史研究中仍可见到,通常与人物评价、社交关系相关。
补充说明
- 拼音:shǎng nà
- 近义词:赏识、器重、礼贤下士
- 反义词:轻视、排斥
如需更多古籍用例或权威解析,可参考《南史》《墨子经》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疚拔扈骲箭笔次补褂册祝阐幽抉微饬成齿牙爲祸淳精刺启丹液貂帽杜崔独脚腿恩旧非法父析子荷符验拐弯抹角国信轰赶红桃践败姣妍经典锦郎谨毛失貌开源节流黧农眊燥命爵踇隅南蕃能底鸥心旁白平等铅水弃笔从戎罄述启请球璜上池水囊宋香岁数讨羽天兵铁缧铁锨铜筹通勤微蒙五色挂钱污手垢面相与小畜生邪惑廨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