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扭角羚的意思、扭角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扭角羚的解释

[takin] 西藏产的一种大形粗壮的羊羚类动物,与麝牛有亲缘关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扭角羚,是偶蹄目牛科羚牛属哺乳动物羚牛的俗称,因其雄兽粗大而扭曲的角而得名。它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大型兽类,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及生物学角度详细解释:

一、 汉语词典释义

  1. 基本定义

    扭角羚指分布于中国西南、西北山地及邻近国家的一种大型牛科动物,学名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其名称源于成年雄性标志性的角基粗壮、角尖后弯且呈扭曲状的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羚牛的俗称”,《辞海》则描述为“体形粗壮如牛,角扭曲,肩高于臀,尾短”的濒危物种。

  2. 形态特征

    体型介于牛与羚羊之间,成年体重可达300公斤。毛色随亚种与季节变化,常见淡金色至棕褐色。最显著的特征是角形独特:两角自头顶向外后下方弯曲,角尖向内扭曲,形似“扭结”。

二、 生物学特性与分布

  1.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亚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及草甸地带,喜群居生活,夏季可迁徙至雪线附近。《中国动物志》记载其依赖陡峭地形躲避天敌。

  2. 分布范围

    中国境内集中于四川、陕西、甘肃及西藏,境外延伸至不丹、印度东北部等。中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三、 保护现状与文化意义

  1. 濒危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易危(VU)物种(2020年评估),受栖息地破碎化及盗猎威胁。中国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唐家河、陕西佛坪)实施专项保护。

  2. 文化象征

    在藏羌文化中,扭角羚被视为神山守护者,其形象见于传统壁画与传说,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3. 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委会. 《中国动物志·兽纲》第九卷. 科学出版社, 2021.
  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021年修订.
  5. IUCN Red List: Budorcas taxicolor (2020).
  6.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羚牛生态保护研究报告, 2022.

网络扩展解释

“扭角羚”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既指代一种珍稀动物,也可作为成语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动物学定义

  1. 基本特征
    扭角羚(学名:Budorcas taxicolor)别名羚牛、金毛扭角羚,属于牛科动物,因角形特殊而得名。其角从头部长出后向外侧翻转,呈现扭曲状,故称“扭角羚”。体型粗壮,雄性最大体重可达1吨,肩高近2米,毛色因亚种差异呈现白色、金黄色或棕褐色。

  2. 别名与外形
    因其外貌融合多种动物特征(脸似驼鹿、背似棕熊、四肢似牛等),被称为“六不像”。雌雄均具角,颌下有胡须状长垂毛。

  3. 习性与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及亚洲东南部高山地区,群居生活,但竞争失败的雄性可能独居且性情暴烈。喜食树叶、青草,有舔食盐碱的习性。

  4. 保护级别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VU)物种。

二、成语寓意

作为成语,“扭角羚”比喻人或事物态度强硬、难以被动摇,源自其面对危险时强韧的抵抗能力。例如:“他的性格如扭角羚般坚定,面对压力从不妥协。”

三、扩展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亚种或保护措施,可参考、11、12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毁庵摩勒白麻纸棒棰抱成一团刨头抱头痛哭边陬别纪邴车掤裂不可向迩不文不武操弦躭疾但愿盗掠东又不着,西又不着番易風韻富埒王侯海洋性气候化居胡鼓娇妇脊梁骨旌弓羁属九华帐久丧久许霁雾闿张拉擸浪翁冷不丁鍊金客连夕麟阁像龙举云属卢郎论评懋庸门情沐浴寝兴虬盖日薄虞渊甡植蛇蝎为心绥驭胎字头槎侮嫚香罗木相貌堂堂响器乡树笑谑笑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