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摩勒的意思、庵摩勒的详细解释
庵摩勒的解释
果名。梵语音译。又称“餘甘”、“菴摩罗”。果为球形,有棱。 宋 黄庭坚 《更漏子》词:“菴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菴摩勒》﹝释名﹞引 陈藏器 曰:“梵书名菴摩勒,又名摩勒落迦果。其味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曰餘甘。”
词语分解
- 庵的解释 庵 ā 圆形草屋(文人的书斋亦多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 小庙(指尼姑居住的):庵堂(尼姑庵)。庵子。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 摩勒的解释 即紫磨金。金之最美者。《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 元嘉 五年,国王 月爱 遣使奉表……奉献金刚指环、摩勒金环诸寳物、赤白鸚鵡各一头。” 清 郝懿行 《宋琐语·言诠》:“摩勒,金之至美者也,即
网络扩展解释
庵摩勒是梵语词“āmalaka”的音译,中文又称余甘子、庵摩罗等,是一种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果实。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词源:源自梵语“āmalaka”,意为“无垢果”,佛教中象征纯净。
- 植物特征: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果实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约1.2-2厘米,表面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初食酸涩,回味甘甜。
2.别名与分布
- 常见别名:余甘、油柑、牛甘果、滇橄榄等。
- 分布区域:主要生长于中国南方,如江西、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3.药用价值
- 性味归经:味甘、酸、涩,性凉;归肺、胃经。
- 主要功效:
- 清热利咽:缓解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白喉。
- 润肺化痰:治疗咳嗽、肺热痰多。
- 生津止渴:改善烦热口渴,辅助降血压。
- 用法用量:煎汤内服15-30克,或鲜果榨汁外用(如生发)。
4.文化记载
- 宋代黄庭坚《更漏子》词中提及:“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描述其果实晶莹如珠。
- 《本草纲目》记载其“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得名“余甘”。
如需进一步了解药用配伍或种植信息,可参考权威中医药典籍或相关百科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庵摩勒(ān mó lè)是一个汉字词,其意思是指寺庙或佛教寺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
庵(ān):指庙宇
摩(mó):是一个常见的部首,指摩擦或摩挲
勒(lè):是一个常见部首,指用力压制或控制
笔画:
庵摩勒这个词总共有9个笔画,庵(5画)、摩(7画)、勒(7画)。
来源:
庵摩勒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佛教。在佛教中,寺庙是修行和学习的地方,所以庵摩勒用来指代佛教的寺庙。
繁体字:
在繁体字中,庵摩勒的写法和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庵摩勒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然而,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我无法提供,因为在现代汉字中,庵摩勒的写法已经固定,没有变化。
例句:
1.我喜欢去附近的庵摩勒里静修。
2.这座庵摩勒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
组词:
庵摩勒可以和其他词组合成不同的词,例如:
庵堂、庵院、摩挲、勒令等。
近义词:
庵堂、庙宇、寺院
反义词:
非庵摩勒,即非寺庙相关的词语,例如:家、办公室等。
以上就是关于庵摩勒这个词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