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脊梁骨的意思、脊梁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脊梁骨的解释

[spine] 〈方〉∶脊柱

详细解释

(1).脊柱的俗称。《朱子语类》卷三五:“又举 小南和尚 偶靠倚而坐,其师见之,厉声叱之曰:‘恁地无脊梁骨!’”《花城》1981年第6期:“饿得我肚皮贴了脊梁骨啰!”

(2).用作比喻。常指人的志气、力量或节操。《景德传灯录·宣鉴禅师》:“ 德山老人 一条脊梁骨硬似铁,抝不折。”《朱子语类》卷三五:“士不可以不弘毅。先生举 程先生 语曰:重担子须是硬着脊梁骨方担荷得去。”

(3).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或可依靠的骨干力量。 华山 《山中海路》五:“ 彦继学 一面读,一面想。有了铁,工业就有了脊梁骨,一个新的工业基地就可以围绕着它建设起来。”《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脊梁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脊梁骨”一词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详细解释:

一、解剖学含义(字面意义)

  1. 基本定义
    指人体背部中央的脊柱,由24块椎骨(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及骶骨、尾骨构成,内部有椎管容纳脊髓。医学上称为“脊柱”,具有支撑躯干、保护脊髓及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2. 结构与功能
    脊柱自上而下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椎骨间通过椎间盘连接,形成可活动的纵向结构。其两侧有肋骨和肌肉附着,胸椎部分与肋骨共同构成胸腔。

二、比喻含义(引申义)

  1. 核心支撑作用
    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如“国家的脊梁骨”指代中坚力量。

  2. 象征意义
    可表示志气、节操或精神支柱。例如文学作品中用“脊梁骨硬如铁”形容坚韧不屈的品质。

三、语言与文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脊柱的医学细节,可参考权威医学资料(如、5);比喻用法的文学实例可查阅成语词典(如、11)。

网络扩展解释二

《脊梁骨》的意思

《脊梁骨》这个词指的是人或物体的脊柱,是支撑身体或事物的主要部分。它象征着坚强、稳定和支持。

拆分部首和笔画

《脊梁骨》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肉)和“骨”(骨骼),它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整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7画。

来源和繁体

《脊梁骨》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它是根据人体结构和功能而来,用来形容支撑和维持重要部分的事物。在繁体中文中,它的写法和简体中文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一些差异。而《脊梁骨》在古时候的写法是:「脊梁骨」。

例句

1. 她是我们家的脊梁骨,支撑着整个家庭。

2. 这座桥是城市发展的脊梁骨,连接着两个重要区域。

组词

1. 脊梁:指人体的脊柱,也用来比喻支撑力量。

2. 骨气:形容人的坚强意志。

3. 梁柱:比喻一个事物的重要支持。

4. 骨干:指组织或集体的中坚力量。

近义词

1. 支柱:指起支撑作用的重要部分。

2. 核心:指事物的中心和最重要的部分。

反义词

虚弱:与脊梁骨的意义相反,表示无法支撑或失去支撑能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