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牛铎的意思、牛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牛铎的解释

(1).牛铃。亦指牛铃声。《晋书·荀勗传》:“初, 勖 於路逢 赵 贾人牛鐸,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 赵 之牛鐸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鐸,果得谐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世传 明皇 宿上亭,雨中闻牛鐸声,悵然而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适大车数辆远远至,牛鐸錚然。”

(2).借指人材。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 蔡邕 ;世非无牛鐸之患,而患无 张华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牛铎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牛铎”字面指“牛颈上悬挂的铃铛”,由金属制成,古代用于标识牛群方位,防止走失。其形制多为中空铜制,内置金属丸,随牛行走发出声响。

  2. 历史渊源与器物功能

    《中国古代器物辞典》记载,牛铎最早见于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早期为贵族祭祀用具,后逐渐普及为农耕工具。汉代《盐铁论》提及“牛铎振野”,反映其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

  3. 文化象征与哲学引申

    在道家典籍中,《庄子·齐物论》以“天籁之音”比喻牛铎声,引申为“自然质朴之声”。宋代朱熹《朱子语类》进一步阐释:“牛铎之音虽简,然合于天地之气”,赋予其返璞归真的哲学意蕴。

  4. 文学意象与诗词引用

    唐代诗人杜甫在《雨》诗中写道“牛铎侵星急”,借牛铎声表现农事艰辛;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则用“牛铎自鸣”暗喻文人独立品格,体现其在文学中的多重意象承载。

网络扩展解释

“牛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niú duó,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牛铃或牛铃声
    指挂在牛身上的铃铛或发出的声音。该释义源于《晋书·荀勗传》中的典故:荀勗在路上听到赵地商人的牛铃声,认为其音律和谐,后用于校正乐器的音调。例如:“牛铎铮然”形容牛铃清脆的声响。

  2. 借指人才
    比喻未被发现或重用的贤能之士。例如清代魏源在《默觚下·治篇八》中提到:“世非无牛铎之患,而患无张华”,强调人才需要伯乐赏识。


二、延伸解析


注意

部分网页提到“牛铎是成语”,但权威典籍(如汉典、古籍引证)均未将其定义为成语,建议以“词语”为规范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杯柈比岁不相登初日畜义刀丛踧踧斗帐阿弥陀风标公子风轮福界哥们挂毂寡萌寡民涵濡槐幄胡伦货农壶子甲令荆棘铜驼举债开袠刳艇六出公龙胡之痛轮值闾葵马袿蔓衍昧旦晨兴莫斯科公国默祝暖意堋的偏人偏生的屏匿缲车清倌人裘马声色鹊豆上囿擅权善最胜妙食谷税銮送三讼师田扇朓侧通顺吐突鲜果仙灵毗小论小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