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寡民的意思、寡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寡民的解释

谓民少。《老子》:“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寡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方面理解:

  1. 字面释义:

    • 寡: 本义指少、缺少。《说文解字》释“寡”为“少也”。引申为人口稀少。
    • 民: 指人民、百姓。
    • 合义: 因此,“寡民”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指人口稀少的人民或地广人稀状态下的人民。它描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少的状态。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引申义与典籍出处:

    • 这个词最著名的出处是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里,“小国寡民”描绘了老子理想中的社会形态:国家小,人口少。此处的“寡民”不仅指人口少,更蕴含了一种回归自然、生活简单、欲望淡泊、社会安宁的哲学理想和政治主张。它代表了一种与庞大、复杂、纷争的邦国相对立的、淳朴自足的社会状态。来源:《道德经》(王弼注本)、历代《老子》研究著作(如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3. 用法与语境:

    • 在现代汉语中,“寡民”一词本身已不常用,更多是作为一个历史词汇或哲学概念出现,尤其是在讨论道家思想、古代社会理想或进行历史文献解读时。
    • 使用时通常与“小国”连用为“小国寡民”,作为一个固定短语,特指老子所描述的那种理想社会模式。
    • 单独使用“寡民”时,其含义更侧重于描述人口稀少这一客观事实。
  4.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黎民(侧重指普通百姓)、庶民(侧重指平民)、民众(中性泛指)、人口稀少。
    • 反义词: 众民、庶众、稠人广众、人口稠密。
  5. 文化意义:

    • “小国寡民”的思想体现了道家对自然无为、清静寡欲、反对过度文明和技术的追求。它是对当时社会战乱频繁、统治者贪欲膨胀的一种批判和反思,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简单生活的向往。来源:中国哲学史相关研究(如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道家思想研究论著。

网络扩展解释

“寡民”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指人口稀少的状态,常与“小国”连用为“小国寡民”,最早出自《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注:此处“寡”意为“少”,强调国家规模小、人口少。

  2. 引申含义
    部分语境中可引申为统治者对民众缺乏关怀,导致民生困苦,带有批判性色彩。

二、使用场景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示例参考

如需更详细文献例证,可参考《老子》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败水宾郎不了缘粲谷长此以往缠绕陈臬词向当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道篇敌力角气东差西误端心发楞泛音费功废职封胡羯末風詠纲船干亲光彩耀目函列喝月肩牌检示节旦节孝祠鸡飞狗叫鸡毛店钧分开迈克伐可望而不可及蜡笔路徽律义梅妻鹤子闷怒面热痡瘏浅短谴戒乾竺七损八伤柔腻筛酒石州霜天顺杆爬驷驖遂疑擡粮天事苕颖提法望镇武厉午门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