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双陆的意思、双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双陆的解释

[an ancient chess game] 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详细解释

亦称“ 双鹿 ”。1.古代一种博戏。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集翠裘》:“遂命披裘,供奉双陆。” 宋 楼采 《法曲献仙音》词:“花匣幺弦,象奩双陆,旧日留欢情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陆,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其制有北双陆、 广州 双陆、南番、东夷之异。《事始》以为 陈思王 製,不知何据。”《红楼梦》第八八回:“看见 贾母 与 李紈 打双陆, 鸳鸯 旁边瞧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注:“又名‘双鹿’。古代博戏之一,传自 天竺 ( 印度 ),盛于 南北朝 、 隋 、 唐 。下铺一特製盘子,双方各用十六枚(一説十五枚)棒槌形的‘马’立于自己一方,掷骰子的点数各占步数,先走到对方者为胜。”

(2).指进行双陆之戏。《梁书·鲍泉传》:“ 方诸 与 泉 不恤军政,唯蒲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 方诸 与 泉 方双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及得志,受 上官昭容 邪説,引 武三思 入宫中,升御牀,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老丞相,则怕我如今一回双陆赢了你这剑可怎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双陆是中国古代一种流行的棋盘类博戏,其含义与特点可综合多源信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双陆(拼音:shuāng lù)是古代博戏用具,因棋盘左右各设六条纵向窄道(称为“梁”),合为十二路,故得名“双陆”。棋子为黑白两色锥形木制“马”,双方各执15枚,通过掷骰子决定移动步数,以先完成棋子转移的一方为胜。

二、起源与发展

  1. 起源争议
    一说由印度传入的波罗塞戏改良而来,曹魏时期曹植融合六博特点创设;另一说直接起源于埃及,后风行于西方。
  2. 历史演变
    盛行于南北朝至唐宋,明代《三才图会》等典籍记载详细规则,清代因麻将、叶子牌等新兴游戏冲击逐渐消亡。

三、游戏规则

  1. 棋盘结构
    长方形棋盘两侧各刻12道“梁”,共24道,终点区域称为“宫”。
  2. 对战机制
    • 掷两枚骰子,点数可拆分用于两枚棋子移动
    • 可叠加己方棋子或击落敌方单枚棋子(称“打马”)
    • 所有棋子进入对方阵营后需绕回己方“宫”。
  3. 胜负判定
    若一方棋子全部入“宫”而对方未移动任何棋子,称为“双陆”,视为完胜。

四、文化影响

  1. 文学记载
    见于《红楼梦》《喻世明言》等作品,反映其在贵族阶层的流行。
  2. 别称考据
    又称“握槊”“长行”“波罗塞戏”,《旧唐书》《梁书》等史籍均有提及。

五、现状

现已失传,虽有学者尝试复原,但因规则记载零散未能完全重现。现存实物多见于考古发现,如明代《三才图会》插图和传世文物。

如需了解具体对局策略或更多历史典故,可查阅《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事物纪原》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双陆的意思

《双陆》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有两个陆地。它可以表示地理现象中存在着两个相对独立的陆地区域。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双陆》这个词可以按部首拆分为“又”和“田”,其中“又”是右手边旁,表示“又”的意思,“田”是下方的部首,表示“田地”的意思。根据笔画的数量来计算,它一共包含了两个笔画。

来源

《双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广韵》一书中,并在后来的字书和词典中被收录和解释。

繁体字

在繁体字中,“双陆”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双陆」,只是书写的形态略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关于《双陆》的字形有些变化,但整体部件和意思仍然相同。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东海和南海之间形成了一个双陆的地理格局。 2. 这个岛屿由两块双陆组成,中间是一片湖泊。

组词

1. 双陆地:指存在两块陆地的地理区域。 2. 半双陆地:指存在一块主要陆地和一块较小的陆地的地理区域。

近义词

双岛、双峰、双山

反义词

单陆、无陆

别人正在浏览...

安贫谤伤兵目巉削孱质楚大夫道契等期颠颠貂狗相属动脚赋算干隔涝汉子寡母过激雇员寒泉之思豪彦擐甲执兵还珠火芝讲官讲切进禀惊闺樛嶱拉人麻蒯马蓝面南背北眇末庙牲悯然模胡泼笔乾僵轻弓倾家破産扰柔入场券若烹小鲜山隈少说神摇目夺时任狩岳巡方殊选酸馅踏臂铁捺徒负虚名土工托咎徒子徒孙望舒荷畏匿微小蚊市弦琴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