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庄子.天道》:"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后因以"老斫轮"谓精于其艺﹐经验丰富的老手。亦省称"老斵"。
“老斫轮”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结合搜索结果综合解释如下:
该词出自《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故事。轮扁(古代造车轮的工匠)提到,斫轮时需掌握“不徐不疾”的技艺,这种经验无法完全通过语言传授,需长期实践积累。他因七十岁仍精于此道,故称“老斫轮”。
“斫轮”单独使用时,可指代经验丰富的人或事物,如“斫轮手”比喻技艺高超者。
总结来看,“老斫轮”不仅描述年龄与职业,更强调技艺的炉火纯青,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实践经验的重视。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庄子·天道》原文。
老斫轮(lǎo zhuó lún)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有着丰富的含义和背景。
拆分部首和笔画:老字是由“老”部首和4个笔画构成,斫字由“斤”部首和5个笔画构成,轮字由“车”部首和6个笔画构成。
来源:老斫轮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四》中,原本是用来描述各种砍伐木头的工具,后来转义为修剪、整理事物的意思。
繁体:繁体字“老斫輪”中的輪使用了“車”字的古体,字形与简体字相比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老字的上部分使用了独特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斫字的“斤”部在古代写法中更加简化,不再明显地显示出斧头。
例句:他用老斫轮修整好了花园中的树木,使其更加美观。
组词:老斫轮没有固定的组词,可根据不同场景和意义进行组合,如老斫轮的使用、老斫轮的技艺等。
近义词:整理、修剪、打理、修整等。
反义词:荒芜、疏松、散乱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