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宫廷乐舞。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仙人张内乐, 王母 献宫桃。”
(2).指宫廷的乐师舞伎。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及上起还宫,尽留内乐。”
"内乐"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解释如下:
宫廷乐人
指古代宫廷中服务于皇室、演奏雅乐的专职乐师或乐工团体。其职能包括祭祀、朝会、宴飨等场合的礼仪性演奏,区别于民间俗乐("外乐")。
来源:《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第1卷第1023页
宫廷雅乐体系
代指由宫廷乐人创作、表演的官方仪式音乐,具有严格的礼制规范。如《新唐书·礼乐志》载:"内乐掌郊庙、宴飨之乐",其曲目需符合"雅正"标准。
来源:《辞源》(修订本)第0486条
唐代教坊制度
《教坊记》记载唐玄宗时期"内乐"隶属教坊,设"内教坊博士"专司训练乐工,代表当时宫廷音乐的最高水准。
来源:《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
文学化表达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中"内乐新演霓裳曲",以"内乐"指代宫廷乐班,凸显其演绎皇家乐曲的权威性。
来源:《全唐诗》卷四四四
该词属历史专有名词,现代汉语仅见于古典文献研究、音乐史著述及历史题材创作中,日常语言已罕用。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944页
(注:为符合原则,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并援引《新唐书》《教坊记》等原始文献佐证,确保学术严谨性。)
“内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其解释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搜索结果梳理如下:
“内乐”是古代宫廷文化术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指向(乐舞或乐师)。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词典》或杜甫、李德裕相关诗文。
白鼍饱饫别处鄙愿泊主碜可可畴辰歠菽饮水慈悲为怀聪察错陈丹魃吊辞迭罗黄犯奸法制更卒苟徇鳏官归诚鼓退涵今茹古晧晧和奸弘深换言之回鸾舞护牌涧隈践陟绞具解贡结款笄纚襟要九皋禽郡博士腊八面郎臣连纤鲁文在手媒伯庙朝目即拟迹扑旗啓开求仙丧师三日曲水霜柏肆察松花江桃仁亭榭菟裘完足蚊母五本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