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蚊母的意思、蚊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蚊母的解释

亦作“蟁母”。即蚊母鸟。《说郛》卷二引 唐 段公路 《北户录·蚊母》:“ 端新州 有鸟,类青鯢而觜大,常在池塘间捕鱼而食,每作一声则有蚊子羣出其口……《广志》云:蚊母,此鸟吐出蚊也。土人云其翅堪为扇,唯辟蚊子。”参见“ 蚊母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蚊母在汉语词典中有两层含义,需结合植物学与动物学背景理解:

一、植物类释义

指蚊母树(属金缕梅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其名源于古时观察——叶片常被蚊虫寄生形成虫瘿,误认为“生蚊”而得名。特征包括:

二、动物类释义

指蚊母鸟,即夜鹰目鸟类(如普通夜鹰)。古人因其捕食蚊虫习性命名,多见于夜间活动。特征包括:

文化附注

“蚊母”一词常见于古籍,如清代《广东新语》载:“蚊母树,木理细润,虫蛀其叶则成瘿。”反映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命名逻辑。需注意现代生物学已澄清植物本身不产蚊,仅为昆虫寄生宿主。

网络扩展解释

“蚊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成语含义(比喻义)

基本解释:指小人或无足轻重的人物。
来源:由“蚊”(微小昆虫)和“母”(母亲)组合而成,比喻像蚊子一样渺小、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形容地位卑微或影响力微弱的人。


二、植物名称(蚊母树)

基本特征:

  1. 科属: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学名“中华蚊母”。
  2. 形态:嫩枝有鳞垢,老枝光滑,叶革质,果实带绒毛,形似蚊子而得名。
  3. 分布:中国安徽、江西、广西、四川等地,多生于海拔100-200米的丘陵。

用途与价值:


三、鸟类别称(蚊母鸟)

基本解释:即夜鹰,因古人误认为其“吐蚊”而得名。
特征:昼伏夜出,实际以捕食蚊虫为主。
文献记载:唐代《岭表录异》描述其“每叫一声,蚊蚋飞出口”。


“蚊母”需结合语境理解:

  1. 成语中比喻卑微之人;
  2. 植物学中指中华蚊母树;
  3. 动物学中为蚊母鸟(夜鹰)。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类含义,可查看对应来源(如)。

别人正在浏览...

拜访柄用摈畔不顾前后不容置辩不入耳彩错参天贰地长治久安雠嫌传达室处守黨官抵塞遁迹销声亸剥蜚短流长丰功懿德负装功过状功利宫嫔顾音涵造花名簿昏浑监河假似经费鞠躬君子坑戮磕膝盖力尽螺呗旅葬马氂弭口命将默倒沫雨僻左翘足可待秦诿楚諈散斋善摄神龙世态人情受诎舒写私法讨采头外路人围棊蜗壳无明显烈献侑小顽下武谢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