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曩霄的意思、曩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曩霄的解释

宋 代 西夏 国主名。 曩霄 本名 元昊 , 宋 赐姓 赵 。后不甘臣 宋 ,于公元1038年称帝,国号 大夏 。在帝位十一年卒。见《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后用为背叛不臣之典。 清 王士禛 《秦中凯歌》:“空言 韩 范 威名大,五路何曾制 曩霄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曩霄”是宋代西夏国主李元昊的别称,具体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1. 历史背景
    曩霄本名李元昊(1003年—1048年),是西夏开国皇帝。宋仁宗时期,元昊被赐姓“赵”,但后来他拒绝向宋朝称臣,并于1038年称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2. 词义与用法
    “曩霄”一词在文献中主要用于代指元昊,并因其背叛宋朝的行为,被引申为“叛逆不臣”的典故。例如清代王士禛的诗句“五路何曾制曩霄”,即借元昊之事讽刺空有威名却无法制敌的现象。

  3. 相关史实

    • 在位时间:1038年称帝,在位11年,后因夺儿媳为妃被太子刺杀身亡。
    • 重要事件:与北宋爆发多次战争(如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最终签订“庆历和议”。

需要说明的是,“曩霄”并非正式年号或尊号,而是史书对元昊的特定称呼。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极低,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典故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曩霄

曩霄(nǎng xiā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分别介绍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曩(nǎng)的拆分部首是日(rì)字旁,它的笔画数是21。

霄(xiāo)的拆分部首是雨(yǔ)字旁,它的笔画数是17。

来源和繁体

曩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常用来形容天空或者广阔无垠的景色。这个词源自古代文人笔下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壮丽、宽广的意象。

在繁体字中,“曩”字的写法为「囊」,而“霄”字的写法为「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康熙字典》中收录了“曩霄”这个词语的古字写法为「攮霄」。

例句

1. 夜幕降临,星空下的曩霄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2. 登上山顶,一片红霞弥漫,曩霄似火,美丽无比。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曩时、月曩、曩底、霄汉。

近义词:天空、苍穹、宇宙。

反义词:狭小、狭窄、狭隘。

别人正在浏览...

阿斗阿囝搬唇弄舌菶茸本字比度诐遁并闻长墟词庭当丧道会司攧唇簸嘴法度放围烦怨冯谖三窟高柯咕嘟骨擿豪翰好样的回音降心顺俗交侵津人棘涩寄秧棘针举刺开山康功口服拦税老苗凌晷龙荔毛团魔家蓬头跣足平陂氆氇扑天盖地牵牛奇节齐天洪福犬人取程嗜尚筮席讨人厌听朔穨阙讬后亡厝忘言交晩实微旨屋宅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