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骁勇,勇武多力。《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初, 之问 父 令文 ,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絶人,世称‘三絶’……既 之问 以文章起,其弟 之悌 以蹻勇闻, 之愻 精草隶,世谓皆得父一絶。”《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史弘肇 ﹞ 郑州 荣泽 人也,为人蹻勇,走及奔马。”
“蹻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较少使用,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拼音/注音
读音为jué yǒng(ㄐㄩㄝˊ ㄩㄥˇ)。
词义解释
指骁勇、勇武多力,强调体魄强健、勇猛过人。该词中的“蹻”通“骁”,表示矫健、敏捷,“勇”则指力量与胆识。
文献用例
补充说明
蹻勇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勇敢与豪迈。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侧是“足”字部首,右侧是“角”字部首,总共有12画。
蹻勇源于古代文献《战国策》中的《荀子·劝学》一篇。在这篇文章中,在描述一个人的学识时候,有一句话:“蹻足踘高,蹻勇决躁。”指的是学识广博并有自信心的人。根据文献记载,蹻勇在古时候的写法为“跤勇”。后来,字形发展演变为现在的样子。在繁体字中,蹻勇的写法与现代简体字相同。
1. 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蹻勇的气概。
2. 面对困难,他毫不犹豫地表现出了蹻勇的精神。
3. 这位运动员以他的蹻勇和毅力赢得了金牌。
组词:蹻步、蹻立、蹻跼、蹻躅
近义词:勇猛、英勇、豪勇
反义词:畏缩、胆怯、软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