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先人或先贤的功业。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本崇曩烈,堂构克荣。”
(2).指前人或先贤。《晋书·贾充杨骏等传论》:“ 文琚 识同曩烈,而罚异昔人,悲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
“曩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先人或先贤的功业
指历史上杰出人物或祖先留下的显赫成就与贡献。例如《晋书》中“文琚识同曩烈”即强调对前人功绩的继承。
指前人或先贤本身
可代指具有卓越成就的历史人物,如北魏文献《洛阳伽蓝记》用“追芳曩烈”表达对先贤的追慕。
多用于古典文献或正式文体中,常见于对历史人物功绩的称颂或文化传承的论述。现代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
《曩烈》(nǎng liè)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过去的辉煌和荣耀。它用于描述某个人或某个时期的辉煌过去,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敬重之情。
《曩烈》的拆分部首是火(huǒ),由于是一个复合词,所以不存在其他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8画。
《曩烈》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它在《尔雅》、《广韵》等古代字典中都有记载。而在繁体字中,曩烈的写法依然是「曩烈」。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曩烈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例如,繁体中的「曩」字在古代可能会写作「烽」或「廾」,而「烈」字在古代可能会写作「革」或「列」。
1.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敬重曩烈的前辈们。
2. 这座城市曾经有过许多曩烈的时刻,现在却逐渐被淡忘了。
曩烈的组词:曩烈学问、曩烈门楣、曩烈事迹、曩烈过往。
曩烈的近义词:昔日辉煌、往昔荣耀。
曩烈的反义词:现实、未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