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的意思、教训的详细解释
教训的解释
(1) [lesson;moral]∶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水灾的教训
(2) [education and training]∶教育训练
自无教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3) [chide;teach sb. a lesson;teach sb. moral]∶训导;训戒
狠狠地教训了他
详细解释
(1).教育训练。《左传·哀公元年》:“ 越 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 吴 其为沼乎!” 唐 元稹 《唐故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 润 之师故 南阳 韩晋公 之所教训,弩劲剑利,号为难当。”《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真君 ﹞乃与二弟子逕往其处,至一馆中,知是孽龙在此,变作先生,教训生徒。”
(2).教导训戒。《左传·文公十八年》:“ 顓頊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 唐 元稹 《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即某官之次子也。少孤,母曰 渤海 封夫人 ,提捧教训,不十四五,其心卓然。”《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若蒙老公祖教训,老夫死亦瞑目。” 叶圣陶 《隔膜·一生》:“伊生在农家,没有享过‘呼婢唤女’、‘傅粉施朱’的福气,也没有受过‘三从四德’、‘自由平等’的教训。”
(3).教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唐 蒋防 《霍小玉传》:“某有一女子,虽拙教训,颜色不至丑陋,得配君子,颇为相宜。”
(4).惩罚。 艾芜 《山野》第一部十五:“你再乱说,我就要拿枪来教训你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二章:“到那时候,他会对所有战士和指挥员说:‘这是 老洪 送给我们的好礼物呀!让我们更好地教训鬼子吧!’”
(5).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经验或认识。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在各样机会上去做人,在各种生活上去得到知识与教训。”
词语分解
- 教的解释 教 à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使,令:风能教船走。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姓。 学 教 ā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 学 笔画
- 训的解释 训 (訓) ù 教导,教诲: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刼 )训。培训。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训。 典式,法则:不足为训。 解释词的意义: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
专业解析
“教训”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教训”是一个在汉语中历史悠久且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其含义丰富,兼具动词和名词词性。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 基本释义
-
动词:教导训诫
- 指通过言语或事例来教育、开导、告诫他人,使其明白道理、改正错误或避免过失。强调传授经验、规范行为的过程。
- 例: “父母常常教训子女要诚实守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78页。
- 例: “他因犯错被老师严厉教训了一顿。”
-
名词:从错误或挫折中获得的经验或认识
- 指从失败、失误或不幸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可供借鉴、使人警醒的知识、道理或体验。常指负面的经验。
- 例: “这次失败给了他一个深刻的教训。”《汉语大词典》(第7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796页。
- 例: “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
名词:教导训诫的话语或内容
- 指具体的用于教育、训诫的言辞或内容本身。
- 例: “他把父亲的教训牢记在心。”
二、 引证与详解
- 词源与古义: “教训”一词古已有之,由“教”(教导)和“训”(训导、告诫)两个语素复合而成,核心意义即为“教育训导”。《玉篇·言部》:“训,教也。” 可见“教”与“训”意义相通。在古代文献中,“教训”多指教育、训练。
- 《左传·哀公元年》: “(少康)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句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仇,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教训”一词,但体现了古代对治国理政中“教民”“训民”思想的重视。参见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相关文选注释。
- 《汉书·贾谊传》: “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强调了早期“教训”(教育训导)对培养继承人的重要性。
- 现代核心义项: 现代汉语中,“教训”的动词义侧重于“训诫”(尤其针对错误行为),名词义则侧重于“从错误中获得的经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07页)将其归入“名动兼类词”,并指出其名词义项“多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认识”。
三、 用法辨析
- 动词用法: 通常带宾语(教训孩子/他),可受副词修饰(狠狠教训/耐心教训)。
- 名词用法: 常作主语(教训是深刻的)、宾语(吸取教训/记住教训)、定语(教训的意义),常与“得到”、“吸取”、“接受”、“记取”、“总结”等动词搭配。
- 近义词辨析:
- 教育: 范围更广,泛指培养人的过程,包括知识、技能、品德等,中性或褒义。
- 教导: 侧重启发、指导,使其明白道理、掌握知识或技能,多为褒义。
- 训斥/训诫: 与“教训”的动词义相近,但“训斥”语气更严厉,偏重责备;“训诫”更正式,常用于法律或严肃场合。“教训”作为动词时,语气强度介于“教导”和“训斥”之间,且包含使其“引以为戒”的目的。
- 经验: 泛指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可以是正面或负面的。“教训”特指从错误或失败中获得的负面经验。
权威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 (标准释义的主要依据)
- 《汉语大词典》(第7卷):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 (提供更详尽的古义引证和释义)
-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提供词性归属及语法用法分析)
-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辅助理解词源及古代用例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
“教训”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主要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名词用法
指从错误、失败或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或警示。例如:
- “这次投资失败是个深刻的教训,让我明白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 历史事件常被用作教训,如二战提醒人类和平的珍贵。
二、动词用法
表示通过严厉方式教导或训诫,可能伴随批评或惩罚。例如:
- “老师教训了抄袭作业的学生”(注:此处为模拟引用格式,实际未引用网页)。
- 使用时需注意语气,过度严厉可能引发负面情绪。
与其他词汇的对比
- 与“教育”相比:更侧重错误后的反思或严厉指导
- 与“经验”相比:多指负面经历带来的认知
使用注意
在正式场合建议用“总结经验”替代动词用法,避免歧义。名词用法常见于分析类文本,动词用法多用于口语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安素白饭抱脚,抱脚儿崩感博而寡要残兵长计远虑鸱鸟出钞搥琢黨部敌雠跕班跌脚捶胸栋榱洞庭饭磬公凭篝灯光导纤维管控横驱横竖坏冶简谐振动计度惊流进室拘幽操趷跶兰花良有以也凝酥拟柱体篷脚平涤剖散奇技淫巧青浅去声热带风暴赛祀射雕史科寿康寿器顺手宿达琐第酥佥陶奬縚线天昏地暗同齐微商无多无声汙下县道小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