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陵的意思、南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陵的解释

(1).南边的陵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晋 人御师必於 殽 , 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 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 文王 之所避风雨也。”

(2).专指 汉 代 薄姬 之陵。《三辅黄图·陵墓》:“ 文帝 母 薄姬 南陵 在 霸陵 南,故曰 南陵 。”

(3).指 南陵戍 。 晋 置,故城在今 安徽省 繁昌县 西北。 南朝 梁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芦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南陵是汉语中具有地理与历史双重内涵的名词,其核心含义指南方的山陵或高地,后衍生为特定地名。以下从词典释义、历史沿革及现代用法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

  1. 字面本义

    据《汉语大词典》,“南”表方位,“陵”指山丘或高地(《说文解字》:“陵,大阜也”),合称即“南方的山陵”。此义多用于古诗文,如李商隐《南陵道中》:“南陵水面漫悠悠”描绘江南丘陵地貌。

  2. 引申为地名

    因古代多将重要墓葬置于城南山陵,“南陵”渐成固定地名,特指帝王或贵族的南方陵墓区。例如南朝陵墓群多分布于南京、丹阳的南郊,故称“南陵”(参考《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二、历史地名演变

  1. 古代行政建置

    • 西汉时期:南陵县为汉文帝为其母薄太后所置陵邑,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南(《汉书·地理志》)。
    • 南朝至唐代:今安徽芜湖一带曾设“南陵戍”,后升为南陵县(《元和郡县志》)。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即指此。
  2. 现代行政区划

    今安徽省芜湖市下辖南陵县,地名延续千年未变。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鸠兹”地,西汉称“春谷县”,南朝梁武帝时(525年)正式定名“南陵县”(来源:安徽省民政厅《安徽政区沿革》)。


三、文化意象与引用

  1. 文学象征

    古典诗词中,“南陵”常寄托怀古或思乡之情。如王维《送别》:“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南山陲”亦作“南陵”,隐喻归隐之地。

  2. 考古术语

    考古学界特指六朝陵墓石刻,如南京栖霞区甘家巷的南朝梁安成康王萧秀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朝陵墓石刻·南陵石刻”(参考《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安徽省民政厅官网:南陵县历史沿革
  4. 《南朝陵墓石刻考古报告》(文物出版社)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现代行政资料参考政府公开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南陵”的词义,综合历史文献和地理考据,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南边的陵墓
    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这里指崤山南侧的陵墓,为夏朝君主皋的墓葬地。后世也泛指位于南方的陵墓。

  2. 汉代薄姬之陵
    汉代文帝生母薄姬的陵墓,位于今陕西西安霸陵以南,故称“南陵”。《三辅黄图·陵墓》明确记载其位置,成为汉代皇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古地名指南陵戍
    晋代设置的军事戍守地,故城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南朝鲍照诗句“昨夜宿南陵”即指此地。该地因地理位置险要,成为古代军事防御据点。

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南陵”常指安徽省芜湖市下辖的南陵县(如提及当地社会事件),但此属现代行政区划,与历史词义无直接关联。若需进一步了解该县信息,建议查阅地方志或官方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剥肤之痛鲌鲜边缘觱沸避花骢比配卜算参考消息谗箕驰骋当今盗摩颠队房山石经浮来暂去高闲宫陛功臣贡牋桂蠧汉津含涕禾叉黉门皇介黄言井钿尽在不言中金字经纠绳绝子绝孙拒虎进狼肯构六丁六甲龙顔煤汽灯米粃灭不过朴练锵耸谦讬漆匠岐路屈艳班香善败上兑适俗守成水满金山舜日尧天宿麦宿昔淘潠潼华味精物怪下俚相极析交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