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纪纲地的意思、纪纲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纪纲地的解释

伸张法纪之地。多特指谏官职务。《新唐书·卢景亮传》:“ 宪宗 时,以直諫知名者,又有 王源中 …… 源中 上言:‘臺宪者,纪纲地,府县责成之所。’”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上患之,择耆艾质厚不与 赵 张 同好恶者居纪纲地,共持国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纪纲地”在汉语中属于古语复合词,由“纪纲”与“地”组合而成。从构词角度分析,“纪纲”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指法度、纲常,如“纪纲之仆”即掌管法度的臣属(《汉语大词典》)。《汉书·礼乐志》中“立纪纲,陈法度”进一步强化其“国家制度核心”的语义内涵。而“地”在此处作词缀,表“领域”或“范畴”,类似“心地”“境地”的构词逻辑。

综合来看,“纪纲地”可释为“法度所立之根基领域”,引申指国家治理或伦理秩序的核心范畴。该词虽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但在古籍研究中可见类似表述,如宋代朱熹《近思录》提及“纪纲之地,风化之源”(《四库全书》影印本)。当代学者在解读古代制度史时,亦用此词指代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核心治理架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纪纲地”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法纪、职责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纪纲地”指伸张法纪的职位或机构,尤其特指谏官职务,即负责监督、纠正朝廷过失的官职。例如《新唐书》中提到“臺宪者,纪纲地,府县责成之所”,表明御史台等监察机构是维护法纪的核心部门。

二、词义解析

  1. 字面拆分

    • 纪纲:指法度、规范,如《说文解字》中“纪”为丝缕的头绪,“纲”为提网的总绳,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
    • 地:此处指职位、职责范畴,而非地理概念。
  2. 引申含义
    强调严守规章制度、维护法纪的严肃性。杜甫在《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中写道“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以“朱丝直”比喻法纪严明、刚正不阿的品格。

三、使用场景

  1.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监察机构或谏官的职责,如宋代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提到“择耆艾质厚者居纪纲地”。
  2. 现代扩展: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归类为成语,形容行为准则严明、毫不偏离规范的人或事,但此用法较少见于权威典籍。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该词与“纲纪”(泛指法度)的区别:“纪纲地”更强调具体职务或机构的职能属性,而非抽象的法纪概念。

该词以“谏官职务”为原始含义,部分现代资料扩展为成语,但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堢壔伯尔尼博富才可蚕薄持守储蕃单裤地学独步一时掇子杜秋之年娥娙方志飞炧黼命服驯干冬高级社管壁黑龙江嘿识懽趣咭哩咕哝径露祭鸟羁人计运惧詟岚烟寮人临诀厘析陋丑卵囊睩睩路鼗祃祷马你子命在朝夕排说烹燖酺醵寝庙启四体人道主义宂重识才尊贤授孑手勑蜀纹淌凌天祉头毛团宴土木监无功受禄綫断风筝闲言冷语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