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峻,高耸。《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臣闻峻高者隤,叶茂者摧,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峻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峻高”指山势高耸、陡峭的状态,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雄伟险峻。例如《楚辞·九章·涉江》中提到“山峻高以蔽日兮”,生动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遮蔽阳光的景象。
在名字中,“峻高”可寓意志向高远、品德卓越,如“峻德”“高节”等用法,象征坚韧与崇高。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详细字义,可参考《楚辞》《吴越春秋》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
《峻高》是一个描述高大、险峻的词语。它常常用来形容山峰、山岭或者其他高耸的事物。
《峻高》的拆分部首是“山”和“高”,其中“山”是左边的部首,表明与山有关,而“高”是右边的部首,表明与高度有关。这个词语总共有12画。
《峻高》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这本古代文献中,用来形容一个叫子产的人的形貌高大雄伟。
《峻高》的繁体字写作「峻高」,念作“Jun Gao”。
在古代,峻高的写法稍有不同。以《康熙字典》所载为例,峻高的古字写作「峻」加上「冎」,「冎」表示声音,所以古时候的写法为「峻冎」。
1. 爬上了山顶,才发现眼前的山峰真是峻高异常。
2. 这座城市的摩天大楼峻高入云,给人一种无限的壮观感。
1. 峻山:指陡峭高大的山峰。
2. 峻峭:形容山势险峻,不易攀登。
3. 雄峻:形容男子高大威武。
1. 雄奇:形容高大壮丽的景象。
2. 磅礴:指气势宏大,威力极大。
3. 险峻:指山势险恶,难以通过。
渺小:形容不高大或体量小。
平坦:形容没有高低起伏的地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