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贝多罗树果实的汁液制成的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椰子》﹝附录﹞引《明一统志》:“ 缅甸 在 滇 南,有树类棕,高五六丈,结实如椰子。土人以罐盛麴,悬於实下,划其实,汁流於罐中以成酒,名树头酒。或不用麴,惟取汁熬为白糖。其树即贝树也, 缅 人取其叶写书。”
树头酒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果酒,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定义与原料 树头酒是以贝多罗树(或类似椰子的热带树种)果实汁液直接酿制的酒类,属于果酒中的古老品类。其汁液含糖质,无需额外添加糖分即可自然发酵。
制作方法 传统工艺是将酒曲置于罐、壶等容器中,悬挂于果实下方,通过划开或钻孔使汁液流入容器内自然发酵成酒。这一方法避免了采摘果实,直接在树上取汁,工艺独特。
历史与产地 最早见于明清文献记载,如《明一统志》提及缅甸地区,清康熙《云南通志》则详述云南少数民族的酿造方式。清末民初仍在滇西、滇南地区留存,现已罕见。
风味与文化 酒体甘甜,被描述为“少数民族特设酒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体现了热带地区因地制宜的酿酒智慧。
需注意,贝多罗树与椰子树可能存在混淆,但均属棕榈科热带树种,汁液特性相似。现代因工艺复杂且原料依赖特定树种,树头酒逐渐成为稀有酒类。
树头酒是指一种以树木的树头上结的露水为原料酿制的酒。
树头酒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拆分后的笔画数为7画。
树头酒一词来源于中国农村的传统,当树木的树头露水经过收集和酿制后变成的酒被称为树头酒。
树头酒的繁体字为「樹頭酒」。
在古时候,树头酒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明显变化。
他们在山上采集了许多树头酒来庆祝丰收的好消息。
树头酒的相关组词:
- 树木
- 酒
- 酿制
- 露水
树头酒的近义词:
- 露酒:与树头酒意义相近,都是指用露水酿制而成的酒。
树头酒的反义词:
- 白酒:白酒是一种经过酿制,而非使用露水的传统酒类。和树头酒相比,白酒更常见且有着不同的制作方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