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履的意思、納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履的解釋

(1).穿鞋。《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記》:“彼晨而興,纓冠納履。”《鏡花緣》第八三回:“所以 信陵君 為 侯生 執轡, 張子房 為 圯上老人 納履,後來興王定霸,做出許多事業。”

(2).借指辭别。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屦舄履考》:“古人舄、屨、履至階必脫,唯著韤而入…… 漢 賜劍履上殿,是不賜則不敢著履上殿明矣。諫不行則納履而去。納,結也。” 明 張居正 《答浙江吳巡撫書》:“未有勳庸以報知遇,即納履而去,忠義之士,固如是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納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傳統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穿鞋

2.借指辭别

其他争議解釋

“納履”的核心含義集中于具體動作(穿鞋)和抽象行為(辭别),使用時需結合古文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樂府詩集》《鏡花緣》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詞語解釋

《納履》是一個成語,意指接納、接納,使走上正途。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納履》由兩個部首組成:纟和彳。

纟(纟字旁)是織品的意思,是由三筆組成的部首,筆畫順序為豎、撇、撇。

彳(左邊的兒字旁)是指行走、行走的步履,是由三筆組成的部首,筆畫順序為豎、斜、撇。

3. 來源

《納履》這個成語來源于《莊子·徐無鬼》篇,其中描述了一個信任有道德準則的人,并接受他人的勸告和教訓的故事。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明智而善良。

4. 繁體

《納履》的繁體字為「納履」。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比現代稍有不同。《納履》這個成語的古漢字寫法為「納履」。

6. 例句

他納履于師,受益匪淺。

他通過接受老師的教誨,獲得了很大的收益。

7. 組詞

納悶、納涼、納罕

8. 近義詞

招納、采納、接納

9. 反義詞

拒絕、排斥、摒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