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柰何木的意思、柰何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柰何木的解释

古代守城用的器械。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守》:“垛墻之间竖架柰何木。其製:竖立架木二根,机关横挑木各一根,上阁一木,谓之柰何木。木上错综钉以竹签,其木之轻重与挑木相称,倒缀虎怕莿,每莿一束,用小指大草绳三尺长,一头繫莿束,一头缚二三斤重石块,将石连绳缠於木莿,垂墙头之外。边贼来袭攻,既不能攀援而上,又不能飞越而入。一经移动,砖石下坠,莿木随落,贼自取伤,而守垛兵夫,且又惊觉,即抛打砖石,伤贼必多。因其无可柰何,故谓之曰柰何木也。”柰,一本作“ 柰 ”。参见“ 奈何木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柰何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语境和来源综合判断:

一、主要释义:古代守城器械

根据多数文献记载(),柰何木是古代城墙防御用的装置,具体特点如下:

  1. 结构:由两根竖立的架木、横向机关挑木和顶部横木组成,木上布满竹签,并悬挂绑有石块的草绳。
  2. 功能:当敌人攀爬城墙时,触碰装置会导致石块和带刺竹签坠落,兼具预警和杀伤作用。
  3. 出处:明代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守》中记载了其设计原理。

二、其他释义:疑问短语

少数资料()提到“柰何木”可作为成语,意为“为什么”(类似“奈何”的疑问用法),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字形或读音混淆有关,需谨慎参考。

建议

若涉及历史或军事领域,优先采用“守城器械”的解释;若在文学或口语中遇到疑问用法,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柰何木

柰何木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由“柰”和“何木”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柰何木”中,“柰”的部首是木,笔画数为9;“何”的部首是人,笔画数为7。

来源

“柰何木”一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柰”是一个古代汉字,意为若果、假若;“何木”则是由“何”和“木”两个字组成,意为什么材料、何种木材。

繁体

在繁体中,“柰何木”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柰”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相似;“何”字的写法也有一些变化,但基本上保持了笔画和字形的特点。

例句

1. 柰何木,可使天下之物皆为金石也。

2. 柰何木,可用于制作家具。

组词

1. 柰木:指某种木材。

2. 木柰:指某种以木为材料的物品。

近义词

1. 何物:指什么东西。

2. 木材:指由树木制成的材料。

反义词

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