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agre]∶粗疏浅薄
思虑疏浅
(2) [alienate]∶疏远;不深厚
关系疏浅
亦作“疎浅”。亦作“踈浅”。1.粗疏肤浅。 南朝 齐 王融 《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凿饮耕食,自幸 唐 年,而识用昏霾,经术疏浅。” 宋 苏辙 《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一:“伏念臣家世寒微,学术疎浅。”《明史·刘铉传》:“又令甄别六馆生,年老貌寝,学艺疎浅者,斥为民。” 明 方孝孺 《习庵说》:“踈浅者窃其华而忘修己之实,质鲁者守其意而不求致用之全。”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秋》:“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
(2).轻率浅薄。《明史·忠义传四·赵锦》:“今 言 诛,而 嵩 得播恶者, 言 刚暴而疏浅,恶易见; 嵩 柔佞而机深,恶难知也。”
(3).疏远淡漠。 ********* 《萍踪寄语》四二:“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因个人主义之高度的发展,家属的关系也比较地疏浅。”
“疏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综合解释:
学识或思想粗疏肤浅
指学问、见解等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例如“学术疏浅”(、6)或“思虑疏浅”()。
行为或性格轻率浅薄
形容为人处世缺乏稳重和深度。如《明史》中提到“刚暴而疏浅”(、7)。
关系疏远淡漠
表示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淡薄或距离感。例如“关系疏浅”(、5),或邹韬奋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属关系疏浅”()。
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词典与历史文献的用法,需注意语境差异。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2、6、7等来源。
《疏浅》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轻微或不深入。
《疏浅》的拆分部首为疒(疔病)、水(水),共计7个笔画。
《疏浅》一词的来源援引了疏和浅两个词的意思。疏表示不密集、不紧密,浅表示不深入、不深厚。结合起来,形象地表达了轻微或不深入的含义。
《疏浅》的繁体字为「疏淺」。
在古代,「疏浅」的写法可能不同于现代,因为汉字的书写形式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然而,在古时候,「疏浅」一词仍然表达着类似的意思。
1. 他的知识只是疏浅的涉及了这个话题。
2. 她的了解只是对那个领域的疏浅。
3. 这场雨只是疏浅地润湿了大地。
疏浅的一些相关词汇有:
1. 疏忽:指不注意或不细心。
2. 肤浅:形容见识或认识不深。
3. 稍嫌疏浅:稍微有点浅。
4. 浅尝辄止:表示只有一点点尝试或体验。
疏浅的近义词有:轻微、浅薄。
疏浅的反义词有:深入、深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