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穆安津的意思、穆安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穆安津的解释

阿拉伯语Mu'adhdhin的音译,意为“宣告者”。伊6*6*兰教清真寺内按时召唤信徒作礼拜的专职人员。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穆安津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穆安津(mù ān jīn)是一个源自阿拉伯语的汉语音译词,在伊斯兰教文化中具有特定含义。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辞书及宗教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穆安津指伊斯兰教清真寺内专职召唤穆斯林进行礼拜的宣礼员。其核心职责是在每日五次礼拜时间(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登上宣礼塔(邦克楼),以阿拉伯语高声诵念宣礼词(“邦克”),召唤信徒到清真寺礼拜。该词为阿拉伯语"muʾaḏḏin"(مُؤَذِّن) 的音译,字面意为“宣告者”或“宣读者”。

二、宗教职能与文化意义

  1. 仪式执行者

    穆安津需具备虔诚信仰与清澈嗓音,其宣礼内容包含对真主的赞颂、先知穆罕默德的见证及礼拜召唤,是伊斯兰宗教仪式的重要环节。

    来源:《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宣礼员"条目。

  2. 社区宗教符号

    历史上,穆安津的呼声被视为穆斯林社区的时间坐标与精神纽带。在无钟表时代,其每日五次宣礼为信徒提供时间参照,强化宗教生活的节律性。

    来源:《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穆安津"释义。

三、词源与汉语化过程

该词通过波斯语中转传入汉语,早期译作“谟阿津”“穆安金”等,明清时期随回汉文化交流逐渐定型为“穆安津”。其音译兼顾阿拉伯语原音与汉语音节习惯,属宗教专有名词音译的典型范例。

来源:《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音译词考证章节。

四、权威文献佐证

五、文化延伸

波斯诗人萨迪在《蔷薇园》中赞颂穆安津的忠诚:“他的声音穿越黎明,唤醒沉睡的灵魂”(水建馥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证该角色在伊斯兰文化中的精神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官网图书检索(ISBN:9787532628591)
  2. 四川辞书出版社《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电子版(国家图书馆藏本)
  3. 中华书局《中国回族史》再版说明(官网学术著作栏目)

网络扩展解释

“穆安津”是伊斯兰教中的一个特定职称,其含义和职责如下:

  1. 词源与发音
    该词为阿拉伯语Mu'adhdhin(مُؤَذِّن)的音译,意为“宣告者”或“宣礼员”。汉语拼音为mù ān jīn。

  2. 职责与功能
    穆安津是清真寺内的专职人员,负责在每日固定时间(如晨礼、晌礼等)通过高声宣礼(即“唤拜”),召唤穆斯林信徒进行礼拜。这一传统始于伊斯兰教早期,旨在统一信徒的宗教活动时间。

  3. 别称与地区差异

    • 旧译“鸣教”,强调其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特性。
    • 中国西北地区穆斯林常称其为“玛津”,属于地方性称谓。
  4. 文化意义
    宣礼过程通常以特定的韵律和阿拉伯语祷词完成,如“真主至大”(Allahu Akbar),兼具宗教仪式与社区联络功能,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演变或具体祷词内容,可参考伊斯兰教经典或相关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萼仙不怡逋租层峰倡讴长息禅枝瞋怪赤爵衔丹书打孽丹之所藏者赤刀环顶碰方外客房燕纷霏绠绁够劲儿寡仇观察寒栗恨望化腐为奇火烧假母将摄叫花子交怨晋明金书铁券鞠藭滥杀冷铺猎郎遴荐临难铸兵龙服旅托毛细管扭打藕粉漂遥钦赏赇嘱缺课飒尔折脖子射侯摄论宗胜常耍货数典统筹投脑酒颓势五品陷冰丸详断小衙内遐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