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非关根本之事;小事。《荀子·议兵》:“凡在大王,将率末事也。”《旧唐书·柳公绰传》:“立身以孝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以交结为末事,以气义为凶人。” 宋 欧阳修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军书奏记一末事耳,有不待 脩 而堪者矣。”《红楼梦》第四八回:“ 薛姨妈 听了虽是欢喜,但又恐他在外生事,花了本钱倒是末事,因此不命他去。”
(2).古指商业和手工业。《商君书·外内》:“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 唐 张九龄 《侯使石头驿楼》诗:“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3).犹言馀事。《隋书·经籍志二》:“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説。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
“末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其解释和出处可综合多个来源梳理如下:
指无关紧要的次要事务。例如:
古代“重农抑商”思想下,常将农业视为“本”,工商业称为“末”:
指主体之外的附属内容:
“末事”在不同语境中可分别表示“次要事务”“工商业”或“余事”,其含义需结合具体文献分析。该词体现了古代对事务主次的划分,尤其是经济领域“农本商末”的传统观念。
末事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古代文献或古体诗词中。它的意思是末尾的事情,也可以指某事、一场事、一桩事等。
末事由「木」和「事」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木」为上部,「事」为下部,总共有8个笔画。
末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在古代的铭文和经典中可以找到它的使用。
末事的繁体字为「末事」。
在古代的写法中,末事可以用「末之事」来表示。
1. 这件末事是我亲自处理的。
2. 他已经将所有末事都安排妥当。
末事的相关词汇有:末尾、末期、末节、末年等。
末事的近义词包括:末了的事情、末了的事件、最后的事情等。
末事的反义词是首事,意为最初的事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