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魏忠贤的意思、魏忠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魏忠贤的解释

魏忠贤(1568-1627) : 明朝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熹宗即位,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掌东厂。他勾结熹宗乳母客氏,专断国政,自称九千岁。掌握厂卫**,爪牙遍布各地,对上书弹劾他的东林党人则大肆捕杀。崇祯帝即位后,被放逐到凤阳,途中畏罪自6*杀。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魏忠贤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魏忠贤(1568年-1627年),字子敬,明代晚期宦官集团核心人物。据《明史》记载,其名在汉语语境中已成为权阉专政的代名词,特指通过操纵皇权、结党营私实现政治控制的特殊历史现象。

核心释义:

  1. 身份属性

    本为河北肃宁平民,万历年间入宫为宦官,后获明熹宗赐名"忠贤",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东厂,形成"阉党"政治集团。

  2. 专权特征

    天启年间形成"九千岁"称谓体系,开创明代宦官干政巅峰期。通过《三朝要典》编纂,控制舆论;推行"生祠"制度,构建个人崇拜体系,《明熹宗实录》载其党羽遍布六部。

  3. 历史影响

    其专政加速明朝统治危机,崇祯帝即位后列"逆案"定罪。《中国通史》指出,魏忠贤现象折射出明代皇权制度下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的制衡关系破裂。

  4. 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魏忠贤"常作为历史典故,喻指滥用职权、结党营私的官僚主义现象。相关成语"阉党误国"即源自该历史原型。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魏忠贤(1568—1627年),明朝末期宦官,原名李进忠,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他是明熹宗时期权倾朝野的权宦,因专断国政、迫害异己而臭名昭著。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析:

一、出身与早期经历

魏忠贤出身贫寒,早年混迹市井,好赌成性,因欠赌债自阉入宫为宦官。入宫后,他通过巴结太子宫太监王安和皇长孙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与之结为“对食”关系),逐渐获得政治资本。

二、权力巅峰与专权

  1. 掌控朝政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魏忠贤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并提督东厂,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利用特务机构镇压异己,尤其针对东林党人,制造“乙丑诏狱”“丙寅诏狱”,残害左光斗、杨涟等官员。
  2. 党羽与腐败
    各地官员阿谀奉承,为其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形成“阉党”势力。

三、倒台与结局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继位后,清算阉党,魏忠贤被弹劾十大罪状,流放凤阳,途中畏罪自缢身亡。

四、历史评价

  1. 负面形象
    魏忠贤被普遍视为奸佞权宦,其专权导致朝政腐败、民生凋敝。
  2. 争议与能力
    部分观点认为他虽恶名昭著,但具备政治手腕,例如通过征税维持辽东军费,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明朝崩溃。

五、文化符号

“魏忠贤”一词常被引申为“擅权误国”的代名词,其故事成为明代宦官专权乱政的典型例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具体事件或评价细节,可参考故宫博物院官网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奥水拔识绷褯鼻衄孱微充摄丑博船宫从优大阪大保长打稽地灵独丁对景馥烈灌浸狠命核起红弦华美皇告花香鸟语剨剨建陈霁波急捷惊叫靖寐浸益就手积微致着空法立槁流民洛阳鲁人马栏秘宝闹鬨鬨磐石之固跄捍桥阁螼螾羣言堂人行道闪躲盛美失和殊甚书通二酉素位铁瓮城同国通幽洞微图们江宛渠未已遐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