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别体的意思、别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别体的解释

(1) [a variant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书法上指从旧字体变出来的新字体

(2) [complicated variant]∶汉字的异体

详细解释

(1).变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南史·刘孝绰传》:“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此篇虽主意在立别体,然亦自不失为佳製也。”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钞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别体闢榛芜。”

(2).字的异体。 清 毕沅 《中州金石记》卷一:“此文‘鯀’作‘鮌’,‘眂’从‘氐’,‘条’从‘彳’,俱别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别体是汉语文字学术语,指汉字在演变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标准字形(正体)存在差异但音义相同的书写形式。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字形差异

    在笔画、部件组合或结构布局上与正体字不同,例如「⿱艹冖车」(别体)与「軍」(正体)的构形区别,或「峯」作为「峰」的别体(上下结构互换)。

  2. 功能等同

    别体与正体在特定历史时期或语境中具有完全相同的音义功能,如「綫」与「線」均表示"丝线",《说文解字》将二者视为同字异形。

  3. 非官方规范性

    区别于官方认定的正体字,别体多为民间约定俗成的变体,如碑刻、手写中的简化或异构字形。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凡言别体者,皆非正字也」。

学术分类依据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将别体定义为「异体字的一种」,强调其与正体的并存关系。文字学研究中,别体需满足三要素: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别体」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http://www.hydcd.com/cd/htm15/221329.htm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

    https://www.zhbc.com.cn/bookinfo/3/3239.html

网络扩展解释

“别体”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主要涵盖文字学和书法领域,以下分点解释:

1.书法中的新字体

2.汉字的异体字

3.文学或文体的变体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书法案例或异体字例证,可参考古籍《文心雕龙》《石林诗话》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稗记膀大腰圆绑解傍囊车下李痴子雠战怵目惊心戴白掂算顶数董狐笔而此笵金佛气抚念甘罢干子高门大户供电怪鸟盥浴汉酺阖家回乾就湿交葛机熟积踰溃流睏睡括囊守禄老兵连轩临讯録纪密谟磨道诺诺连声颇偏起获勤工俭学青溪妹人地桑里赏玩升恒沈纡始室湿下书镇送书踏罡礼斗贪俗讨谪天壤悬隔危慄文学武斗五言排律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