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储铉的意思、储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储铉的解释

指太子与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皇朝軫慟,储鉉伤情。” 吕延济 注:“皇朝,谓天子也。储,谓太子也。鉉,鼎耳也,谓三公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储铉是由"储"与"铉"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少见的古语词汇。从构词法分析:

  1. "储"字本义指积蓄、储备,《说文解字》释为"待也",引申指储君、储贰,特指皇位继承人。《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储,副也",即副君之意。

  2. "铉"原为举鼎器具,《易·鼎卦》载"鼎黄耳金铉",后借指三公重臣。唐代孔颖达疏解:"铉所以贯鼎而举之,以喻三公调阴阳,鼎俎实",《宋史·职官志》称"铉司"即指宰辅之位。

二字合用时,多指储君与宰辅共同组成的国家权力核心。如明代张居正《议处史职疏》载:"储铉之重,系国本安危",此处"储铉"即指太子与内阁首辅。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储君与宰辅,借指朝廷重臣",属政治体制术语。

(本文释义参考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版)

网络扩展解释

“储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特定的官职群体,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2.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中的“皇朝轸恸,储铉伤情”。吕延济注:“储,谓太子;铉,鼎耳也,谓三公。”
此处通过比喻手法,以“铉”代指三公,凸显其重要地位。

3.象征意义

4.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书或文学作品,如哀悼重臣的祭文、史书记载等,表达对权力核心人物离世的哀恸或对其地位的尊崇。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多个来源的考证,若需进一步查阅原始文献,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文选》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梆锣褙裱崩决不力超俗绝世城臯吃顺不吃强憃冥川土除隧蹴躇翠哥打冷捶耽好肥皁赋归去更漏共递闺窗海心虎观间不容砺蒹葭倚玉襟襼继缵锯霏屑钜夫考送昽昽轮辕沦滞旅骨马仗甿黎棉大夫内令浓圈密点暖室平戎拚捐蒱睃摸索前仆后踣七缺区中宂阘瑞光沙州申辩石矼诗媒收孰鼠骇粟斯他志停战推策涂脂抹粉僞定瞎逛谢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