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小的官职。 南朝 梁 任昉 《萧太傅固辞夺礼启》:“ 昉 往从末宦,禄不代耕。饥寒无甘旨之资,限役废晨昏之半。” 唐 高适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盛时惭 阮步 ,末宦知 周防 。”
“末宦”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ò huàn,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析:
指卑小的官职,通常形容地位低微、权力有限的官员。该词由“末”(末尾、次要)和“宦”(官职)组合而成,字面意为“末尾的官职”。
词义演变
最初指官职序列中排名靠后的低级官吏,后引申为泛指职位低微、不被重视的官员,甚至可用来形容普通人的平凡职位。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中,例如:
若需更深入的考证或例句,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文献。
末宦即指末尾的宦官,也可指朝廷底层的宦官。该词的拆分部首为木和宀,其中木表示与树木有关的事物,宀表示房屋。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末宦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明代小说《红楼梦》中。在小说中,末宦是被觉得地位低贱的宦官。此外,末宦这个词也被用来形容在朝廷担任低级官员的人。
末宦的繁体字为「末宦」。
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末宦的字形与现在基本相同。
1. 他出身寒微,只能做个末宦。
2. 这位末宦极力寻求提升,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末尾、末流、末页、末代、宦途、宦海、宦官
底层官员、低级官员、末位官员
高级官员、显贵、权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