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木制的护身衣甲。借指战士。 南朝 陈 徐陵 《册陈王九锡文》:“木甲殪於中原,氊裘赴於 江水 。”
(2).树皮。《宋史·刘子羽传》:“ 子羽 焚 兴元 ,退守 三泉县 ,从兵不满三百,与士卒取草芽、木甲食之。”
“木甲”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为详细解释:
木制护甲
指古代用木头制成的防护装备,象征战士或军队。例如《宋史·刘子羽传》记载士兵食用“草芽、木甲”充饥,此处“木甲”指树皮()。
比喻人的坚韧品格
作为成语,“木甲”形容人如木头般坚强刚毅,不畏艰难。此用法源于木甲防护的耐用特性,引申为精神层面的不屈()。
现代网络小说《木甲》借用该词为书名,但此属文学创作,与原始词义无关()。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更多文献用例可参考《汉语辞海》或历史典籍。
木甲(mù jiǎ)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木和甲。
木的部首是木字旁,甲的部首是田字旁。
木的笔画数为4,甲的笔画数为5。
木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器“甲胄”。甲胄是一种用木头制作的盔甲,在古代战争中起着保护士兵的作用。木甲这个词被引申为比喻某种保护或防御的手段或方式。
木甲的繁体字为「木甲」。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木字的古代写法为「木」,甲字的古代写法为「甲」。
1. 他用坚固的木甲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2. 这个城市建造了一道木甲墙,以保护城市免受外敌入侵。
木甲的组词包括木甲盾、木甲战士、木甲装备等。
木甲的近义词包括木制盔甲、木质防护等。
木甲的反义词可以是无甲、无防护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