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蕤宾的意思、蕤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蕤宾的解释

(1).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六吕。合称律吕。蕤宾属阳律。《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其音徵,律中蕤宾。” 郑玄 注:“蕤宾者应钟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长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仲夏气至,则蕤宾之律应。”

(2).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国语·周语下》:“四曰蕤宾。” 韦昭 注:“五月,蕤宾。” 晋 陶潜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龙集荒落,律纪蕤宾。”

(3).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全元散曲·迎仙客·五月》:“结艾人,庆蕤宾,菖蒲酒香开玉樽。”《水浒传》第十三回:“时逢端午,蕤宾节至, 梁中书 与 蔡夫人 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蕤宾是中国传统乐律学“十二律”中的第七律,也是古代历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乐律学定义

“蕤宾”属阳律六律之一,《礼记·月令》载其对应仲夏五月,音位在十二律中排第七,相当于现代音阶的#F(升Fa)或G(Sol)音。汉代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解释:“蕤者下生之谓,宾者主之对也”,暗含阴阳转换的律吕相生规律。

二、字源考据

“蕤”字从艸从豕,《说文解字》训为“草木华垂貌”,取意五月植物繁盛之象;“宾”取《尔雅》中“宾,服也”的引申义,喻指阳气极盛后将渐衰的状态,与《汉书·律历志》“蕤宾,言阴气幼少”的物候描述相合。

三、历史应用

  1. 礼制范畴:周代雅乐中蕤宾调式用于祭祀南郊,见《周礼·春官》;
  2. 度量标准:《吕氏春秋》载其律管长六寸八分,作为古代度量衡基准;
  3. 中医领域:《黄帝内经》将蕤宾与人体经脉运行周期相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蕤宾”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ruí bīn,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音乐术语

“蕤宾”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十二律之一,属于第七律,对应七声音阶中的“变徵”音(介于徵音和羽音之间)。十二律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吕(阴律),蕤宾属阳律,常用于祭祀山川的仪式音乐中。

二、历法对应

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个月份相配,蕤宾对应农历五月。《礼记·月令》记载“仲夏之月,律中蕤宾”,郑玄注解称“仲夏气至,则蕤宾之律应”。因此,“蕤宾”也代指农历五月。

三、端午节代称

由于蕤宾对应五月,后来逐渐演变为端午节的别称。例如元代散曲《迎仙客·五月》中写道:“结艾人,庆蕤宾,菖蒲酒香开玉樽”,即用“蕤宾”指代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蕤宾”最初是音乐律制中的第七律,后与历法结合代指农历五月,并延伸为端午节的雅称。需注意,部分资料提到其与“夏至”相关(如),但更权威的典籍及文献均以音乐和历法解释为主。

别人正在浏览...

安居悲愤冰縠庇讬避贤驿不成体统垂头拓翼逮贱大模大样大肆挥霍雕虫纪历叠縠定验兜囊都数夺衣干天高逸閤长毂輠顾叹寒虫晦蒙坚垎交淡若水街坊邻里儆戢聚脣客女括索狼很粮料院里居闾弄髦哲南极洲内疚神明漂梗辟命前覩千里莼羹谴死钱庄倾肠倒肚请酒亲洽群国三洛使臣房疏冗梭镖所除烫印王李万世温房下巴禊池心电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