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麋舌的意思、麋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麋舌的解释

草名。麋,通“ 蘪 ”。《尔雅·释草》:“萿,麋舌。” 郭璞 注:“今麋舌草,春生,叶似舌。”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雁齿、麋舌、牛脣、彘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麋舌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构成包含"麋"与"舌"两个语素。根据《汉语大词典》对"麋"字的释义,该字本义指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系中国特有鹿科动物,古籍《礼记·月令》中已有"麋角解"的记载。而"舌"作为独立语素,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本指口腔内的器官。

从构词法分析,"麋舌"属定中式偏正结构,可解作"麋鹿的舌头"。在具体文献应用中,该词可见于古代医药典籍,如《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某些地区曾用麋鹿舌入药,但未形成固定药用术语。现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辞海》(第七版)均未单独收录该词条,说明其尚未形成独立词汇地位。

需注意的是,该词在部分方言文献中存在转义现象。清代《吴下方言考》收录的吴语资料中,"麋舌"曾被借指某种蕨类植物,因其叶片形似鹿舌得名,该用法现仅存于地方志记载。现代动物学术语体系中,专业文献统一使用"麋鹿舌部组织"等科学表述,未见采用"麋舌"作为专业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麋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 基本词义
    根据权威词典解释,“麋舌”指一种草本植物,其名称中的“麋”为通假字,通“蘪”(音同“糜”)。该植物在《尔雅·释草》中被记载为“萿,麋舌”,并描述其“春生,叶似舌”。

  2. 古籍与文学例证
    南朝梁沈约的《郊居赋》中曾列举多种植物,包括“雁齿、麋舌、牛脣、彘首”,表明“麋舌”在古代文学中作为典型植物名称出现。

  3. 现代使用情况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献引用,且多数解释源自《尔雅》等经典著作的考据。

补充说明:关于“麋舌”的具体形态或药用价值,现有资料未提供详细信息,可能因文献记载有限或名称演变导致失传。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尔雅》原文或植物学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夫雄百骸九窍百下百着宝山空回标令鄙劣仇耻辞藻摧抑东岗子返生香丰镐干打雷不下雨矸石攻陷郭术核理黄色狡蠹金炉九级浮图几希巨蠹伉急匡岭枯骨税老人婆六参官柳眉踢竖鲁连蹈海蒙眇妙书攮气泥猪瓦狗平绿婆娘潜洽起废亲长青墩情郎气数全通犬犹儿任情瑞珪神领意造送问台榭桃橛讨探套筒抟飞问坠雾鬓云鬟无弦琴遐度香梦陷阵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