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狡蠹的意思、狡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狡蠹的解释

犹诈为害。《旧唐书·王璵传》:“ 国禎 等并交结中贵,狡蠧成性。”《旧唐书·裴休传》:“漕吏狡蠧,败溺百端。”《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 朱珪 素闻狡蠧,唯务谗邪,鬭惑人情,枉害良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狡蠹(jiǎo dù)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复合词,现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其含义需从构词语素及历史用法综合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字义拆解

    • 狡:本义指狡猾、诡诈,引申为奸猾、阴险,如《说文解字》:"狡,少狗也。从犬,交声。"后泛指奸诈。
    • 蠹:本义为蛀虫(《说文》:"木中虫"),引申比喻祸国害民者或腐败蛀蚀,如《韩非子》:"蠹众而木折。"

      合义:形容人如蛀虫般暗中侵蚀利益,且手段狡猾隐蔽。

  2. 整体词义

    指奸诈贪婪、暗中为害之人,多用于描述官吏、豪强等利用职权或心机谋取私利、损害公义的行为。

    • 例证: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衙门奸蠹,潜伏为害。"

二、文献溯源与权威用例

  1. 古代司法文书

    明清公牍文中常见该词,特指官吏贪腐或地方恶势力:

    《明实录·神宗实录》卷四三二:"州县狡蠹,朋比作奸。"

    《清史稿·刑法志》:"严惩衙役狡蠹,以肃吏治。"

  2. 近现代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释为:"奸诈狡猾如蠹虫。多指贪官污吏。"(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57页)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注:"狡诈害民者。"(1998年版,第767页)


三、语义演变与当代使用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
  3. 《明实录》《清史稿》相关条目(可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或"中国基本古籍库"数据库).
  4. 黄六鸿《福惠全书》,清康熙刊本(现存国家图书馆善本部).

网络扩展解释

“狡蠹”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狡诈阴险、危害他人的行为或性格。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狡蠹”读作jiǎo dù,其核心意义为“诈为害”或“奸诈为害”,常用来描述人心机深沉、手段阴险,表面伪装友善,实则暗中算计他人以达到目的。

二、古籍例证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1. 《旧唐书·王璵传》提到“国禎等并交结中贵,狡蠧成性”,指某些官员勾结权贵,本性狡诈为害。
  2.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记载“朱珪素闻狡蠧,唯务谗邪”,强调其谗言惑众、残害忠良的特性。

三、使用特点

四、近义与关联词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现代解析,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或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览...

鳌阙抱产标桩冰莹长沙市成理村蛮汉刀山点卯定名笔兜揽独醒呃嚱方位风会榦河公衙过界豪吟魂不守舍浑似缄情焦尾诘诎锦肠酒衣刻鹄流迁鸾彝茫然若失萌毓妙密纳兰性德鲇鱼上竹旁州例撇曳屏匿破产荡业前舱千斤闸侨滙萋斐成锦起痼清整轻舟齐如七杀如获至寶塞色帅由朔涂鼗鼙统府途迳唾手可得文布闻样销行胁权心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