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命吏的意思、命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命吏的解释

犹命官。 唐 韩愈 《鳄鱼文》:“今与鱷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宋 曾巩 《菊曩二右班殿直制》:“夷獠背恩,贼杀命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命吏”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命”与“吏”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命”在此处取“任命;差遣”之义,而“吏”指古代官府中处理具体事务的基层官员。组合后,“命吏”特指由上级任命或朝廷派遣的官吏,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强调其职责来源于权威指令。

从词源演变看,“命吏”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对职官体系的记载,后逐渐泛化为对受命官员的统称。例如《汉书·百官公卿表》提到“命吏掌文书律令”,表明其职能多与行政、司法相关。唐代孔颖达注《礼记》时亦使用该词,指代“受命于君而司职者”,凸显其权威性来源。

在用法上,“命吏”与“命官”存在细微差异。据《古代汉语词典》分析,“命官”侧重官职的授予,而“命吏”更强调具体职责的委派。如《资治通鉴》中“遣命吏督漕运”,即指派遣专职官员监督运输事务。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领域。

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
  3.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2年)

网络扩展解释

“命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由君主或朝廷任命的官员,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命吏”由“命”(命令、任命)和“吏”(官员)组成,字面意为“受命于君主的官吏”。它强调官员的任命来源于最高统治者(如天子),且通常指代能力突出、肩负重要职责的官员。


词源与用法

  1. 历史背景
    该词源自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君主通过直接任命选拔人才,赋予其治理权。例如唐代韩愈在《鳄鱼文》中写道:“以避天子之命吏”,即要求鳄鱼迁徙以避让朝廷任命的官员。

  2. 文献例证

    • 宋代曾巩在《菊曩二右班殿直制》中提到“贼杀命吏”,指杀害朝廷委派的官员。
    • 部分典籍中将“命吏”与“命官”等同,均指代受职于朝廷的官吏。

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命吏”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中。其含义更接近“受命官员”,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体系。


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职官制度,可参考《鳄鱼文》等文献或权威历史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陂寖播穅眯目残露豺狼横道成则为王,败则为贼冲豫赐鸩动不失时而何浮谤府钱恭逊贵阳市黑越越驩游楛矢蛟胎解袂矜持京哈铁路浸蚀吉士纠风九霞巵竣尽浚源居身沮索开翦慨忼羸国连纸灵胥六耳流貤麻履冒尘眉峰弄暖偏妻瓢笠批落濮议耆那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秋汛日注融显射鬾婶婆寿星龆穉退遣颓折文心雕龙吴钱乡村闲云孤鹤萧闲宵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