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吉士的意思、吉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吉士的解释

(1).犹贤人。《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国家。”《汉书·元帝纪》:“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贤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 颜师古 注:“吉,善也。”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一:“ 召康公 为 成王 赋《卷阿》之诗,言求贤用吉士。”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所为歌诵其主之寿考福禄,而兼及於吉人吉士之多也。”

(2).男子之美称。《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 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玉。”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堪笑我诱人吉士,反自怀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从此老喉嘹喨,吟关关之雎鸠;吉士骈填,若浩浩乎河水。”

(3).古 新罗国 官名。《北史·新罗传》:“其官有十七等;一曰伊罚干,贵如相国,次伊尺干……次吉士,次大乌,次小乌,次造位。”

(4). 明 清 时庶吉士的简称。 清 桂文灿 《经学博采录》卷九:“ 休宁 戴东原 吉士 震 ,少从 婺源 江慎修 明经游,通天地人之学。” 清 桂文灿 《经学博采录》卷九:“ 胡君 癸未下第,南归,与吉士同舟,至 富春江 乃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吉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与本义

  1. 单字解构
    • 吉:甲骨文作“”,上象兵器(钺),下象盛兵器的器具,合指收兵息战,引申为“善、祥瑞”(《汉语大词典》)。
    • 士:甲骨文象斧钺形,象征权力与责任,后指“成年男子”“有德才者”(《古代汉语词典》)。

      二字组合吉士即“德才兼备的贤良之士”,强调品德与能力的统一。

二、词典释义与用法

  1. 核心定义

    指才德兼优的男子,常见于先秦文献。如《尚书·立政》载:“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以“吉士”喻辅国贤臣(《汉语大词典》)。

  2. 引申义项
    • 美誉代称:汉代起用作对男子的美称,如《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此处“吉士”含“美好青年”之意(《诗经注析》)。
    • 官职关联:隋唐后“吉士”成为官名(如“庶吉士”),但本义仍存于书面语。

三、文化意涵

“吉士”凝结儒家对理想人格的期待:以“吉”彰其德行祥瑞,以“士”显其社会担当,成为古代精英文化的符号化表达(《中国古代文化词义研究》)。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诗经注析》(中华书局)
  4. 《中国古代文化词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吉士”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献记载。根据权威词典及文献资料,具体释义如下:

1.贤人、善士

指品德高尚的贤能之士,多见于古代典籍。例如:

2.男子的美称

用于赞美男子,常见于文学作品。例如:

3.古新罗国官名

历史上朝鲜半岛的新罗国曾设“吉士”为官职,属官制第十七等,地位次于“伊尺干”等职。

4.明清庶吉士的简称

明清时期,“庶吉士”为翰林院短期职位,负责修撰文献,后简称为“吉士”。例如:

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吉士”也用于食品领域(如吉士粉),但此为引申用法,非传统词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尚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都不饱和溶液不可告人长信吃白眼愁辛蹙竦大大落落打哆嗦黛面大租德黑兰会议点缺垫溢雕虫小巧吊颈缔缉顿遟冯公老封荫風疹塊坟记鵩吊高情远意鬼目豢池圜室回暖嘉禾舞捷径诘诉京兆眉妩极星类验礼毕临锋决敌陵慢鹿角菜魅鬽难行拏下马评点本弃恶从善裘茸瑞草魁鋭气赛牛王善能生分生西神丽韘觿时嘤首涂水清无鱼探拾险脆线绨纤艳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