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吴钱的意思、吴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吴钱的解释

汉 吴王 濞 所铸之钱币。《西京杂记》卷三:“时 吴王 亦有铜山铸钱,故有 吴 钱。微重,文字肉好与 汉 钱不异。”参见“ 吴邓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吴钱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特指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907年—978年)铸造并流通的铜钱。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铸造特征

吴钱是吴越国君主钱镠及其后继者发行的货币,以仿唐“开元通宝”形制为主,常见钱文为“开元通宝”或“大唐通宝”。其显著特征是在钱背添加星月纹、地域符号(如“越”“杭”等)或数字标记,以示铸造地和批次区分。这类钱币铜质精良、铸造规整,反映了吴越国相对稳定的经济实力。

二、货币类型与代表钱币

  1. 开元通宝背吴越:吴越国延续唐代开元通宝样式,背面加铸“吴”“越”等文字,或星月纹组合,是流通最广的吴钱类型。
  2. 天宝通宝:少数由吴越王钱弘佐铸造的试铸钱,存世稀少,钱文风格承袭唐风,具独特历史价值。
  3. 铅质吴钱:为应对铜资源短缺,吴越曾铸造铅质开元通宝,多用于小额交易,是研究五代货币制度的重要实物。

三、文化意义与收藏价值

吴钱不仅是经济交易媒介,更承载了吴越国“保境安民”的政治理念。其钱文延续唐代正统年号,背标属地,既体现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又彰显地方政权自治特征。现存吴钱因铸造量少、历史跨度短,成为钱币收藏中的珍品,尤以带纪地文字或特殊符号者为贵。


权威参考资料:

  1. 丁福保《古钱大辞典》(中华书局,1982年)第152页,吴越钱币条目。
  2. 马定祥《中国钱币大辞典·五代十国编》(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0000-0)第87-91页。
  3.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三章第五节“十国货币”。

网络扩展解释

“吴钱”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西汉吴王刘濞铸造的钱币

  1. 基本定义
    指西汉时期吴王刘濞(汉高祖刘邦之侄)在封地自行铸造的货币。其特点是重量略重于汉朝官方钱币,但文字和形制与汉钱相似。

  2. 历史背景
    刘濞因封地内有铜矿资源,借机私铸钱币以增强经济实力,成为“七国之乱”的诱因之一。相关记载见于《西京杂记》卷三:“时吴王亦有铜山铸钱,故有吴钱。微重,文字肉好与汉钱不异。”


二、三国孙吴政权发行的货币

  1. 主要类型
    孙吴政权(222-280年)曾铸造大面额货币,包括:

    • 大泉五百:一枚当五百枚五铢钱;
    • 大泉当千:一枚当一千枚五铢钱;
    • 另有少量“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仅见于考古发现)。
  2. 流通特点
    这些货币因面值过高、实际价值不足,仅流通十余年便被废止,多出土于魏晋南北朝墓葬。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百源爆弹宝刀未老比伍怅怳扯风尺帛弛惰除头麤色打油底掌发奋爲雄丰缛分器羹沸何事毁瘗胡乱节事疾据井底银瓶谨守绝子绝孙克剥口音醂柿留颜络秀买空仓慢慆猛火油妙珍迷朱碧膜呗逆图懦钝谝言齐虏榷管确证伤叹跚橇赦除审改省役薄赋升注沈寞摄属赎铜私称天慈天主头座瓦缸宛似挽袖乌爹泥无移时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