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vil defense] 在发生敌人进攻、阴谋破坏或其他敌对行动(例如空袭)的情况时,由民政当局组织居民进行的防护措施和紧急救援活动
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英文Civil Defence),指政府动员民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等措施,实施救援行动以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其核心内涵与作用如下:
民防涵盖战备防御(如应对空袭)、自然灾害防护(地震、洪水等)以及人为事故应对(如化学泄漏、火灾),并逐步扩展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领域。
人民防空(人防)是民防的组成部分,侧重于战时防空袭,属于国防体系;而民防范围更广,兼具战时与平时双重职能。
全球已有110多个国家建立民防体系,国际民防组织(ICDO)协调成员国合作,并将3月1日定为国际民防日,旨在提升公共安全意识。
通过综合政府动员、民众参与和多领域协作,民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
民防是指国家、地方政府组织的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它包括灾难防范、应急准备、演练训练、救援救护、防护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旨在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民防的拆分部首是 "氏" 和 "阜",共有10个笔画。
民防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翻译,最早用于翻译英文词汇 "Civil Defense"。在繁体字中,民防被写作「民防」。
古代汉字中的民防是「民防」。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书写规范与现代有所不同。
1. 加强民防建设,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识。
2. 我们需要参加民防演练,以提高我们的应急能力。
民防组词:
1. 民防演习
2. 民防意识
3. 民防工程
4. 民防设施
近义词:防卫、保卫、防护。
反义词:无民防、无防备、不保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