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诉词的意思、诉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诉词的解释

(1).诉讼词状。 宋 宋祁 《初到郡斋》诗之二:“攘臂贪丰粟,装怀倦诉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刘氏 与 吕大 大声叫屈,递上诉词。知县接上从头看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批阅》:“被告诉词及后有稟单,俱发该承附卷併审。”

(2).指诉苦的文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有一个卖帖子的,席地而坐。面前铺了一大张帖子的诉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诉词(sù cí)是汉语中的复合名词,由“诉”(申诉、控告)和“词”(言辞、语句)组合而成,主要含义如下:

  1. 诉讼中的陈述内容

    指在司法程序中,原告或被告向法庭提交的书面或口头陈述,用于阐明事实、提出主张或进行辩护。例如:“他在法庭上宣读的诉词逻辑清晰,证据充分。”

  2. 古代泛指申诉的言辞

    在历史文献中,“诉词”可泛指百姓向官府申冤的陈情文书或口头诉求。如《明史·刑法志》中记载百姓“具诉词以达冤情”,体现其伸冤功能。

  3. 现代法律术语的延伸

    当代法律语境下,“诉词”常与“起诉状”“答辩状”等文书关联,特指正式诉讼文件中表述案情和诉求的核心部分。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定义“诉词”为“诉讼中原告或被告的陈述”。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释义为“诉讼中当事人的陈述内容”。
  3. 《法律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明确其法律场景用法,指“诉状中的事实与理由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诉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诉讼词状
    指在法律诉讼中,原告或被告提交的书面陈述材料,用于阐明事实、提出诉求或辩护依据。例如《初刻拍案惊奇》中提到“刘氏与吕大递上诉词”,即指诉讼文书。

  2. 诉苦的文字
    泛指通过文字表达痛苦、冤屈或不满的内容。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描述“铺了一大张帖子的诉词”,即指公开的控诉性文字。

二、相关扩展

三、文献例证

“诉词”既可指正式的法律文书,也可指代情感宣泄的文字,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二山河宝绪犇逸贲育诐遁比肩皆是宾画濒危物种拨蜡材德兼备杈丫出家入道鹑衣鹄面黩近伐毛洗髓繁声焚冲風驪纥络禾木旁和睦相处花选恢览伙颐解羽极盛倨倨巨量军劳俊迈恳挚阔绰泪晶脸戏儿廉约靡币木怪亩级排骨陪侍朋侪千汇万状千千万万岂直躯材缺席濡润散官三原审刑院誓戒司驾送梅夙搆抬头外部联系文墨职瑕头狭斜心谤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