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龙与凤。《西京杂记》卷五:“ 赵后 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鸞、古贤列女之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2).谓帝王或贵人形质超凡。《旧唐书·太宗纪上》:“ 太宗 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謁 高祖 ,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 太宗 ,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讖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儒林外史》第一回:“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白浄面皮,三綹髭鬚,真有龙凤之表。”
(3).比喻优异的才能。亦指才能优异的人。 晋 陆云 《赠顾彦先》诗之一:“腾都之骏,龙凤合尘。”《南齐书·王僧虔传》:“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 王 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 清 方文 《送王幼公之毘陵》诗:“忆昔故乡日,与君读书时,共秉珪璋器,各挺龙凤姿。”特指 诸葛亮 与 庞统 。时目 诸葛亮 为卧龙, 庞统 为凤雏。 明 高启 《咏隐逸庞公》:“ 南阳 有龙凤,乘时各飞翻。”
(4).喻文章。《文选·韦曜<博弈论>》:“勇略之士,则受熊虎之任;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 李善 注:“龙凤五彩,故以喻文。” 唐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
(5).喻飞舞的雪花。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6).见“ 龙凤团茶 ”。
“龙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合意象,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龙凤”是龙与凤的合称,两者均为神话中的瑞兽。龙代表雄壮、权威,象征阳刚之气;凤象征美丽、柔和,代表阴柔之美。二者结合形成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的哲学内涵。
权力与尊贵
龙象征皇权(如“真龙天子”),凤象征后权(如“凤冠霞帔”),组合后成为皇家专属符号,常见于玉器、服饰等。
祥瑞与和谐
龙凤结合预示天下太平,如“龙凤呈祥”常用于祈福国泰民安。二者也代表社会伦理中的“五德”(德、义、礼、仁、信)与自然和谐。
爱情与婚姻
在婚俗中,龙象征男性,凤象征女性,组合后比喻夫妻和睦、比翼双飞。传统婚礼中常用“龙凤帖”“龙凤烛”等表达祝福。
人才与品德
比喻才能卓越者,如“人中龙凤”形容杰出人才。龙象征进取精神,凤象征高洁品质,组合后代表德才兼备。
以上内容综合自等权威来源。
《龙凤》这个词源于中国文化,指的是龙和凤,一般表示男女互相搭配、和谐共处。
《龙凤》的拆分部首是龙:⺇(⺆、⺈)凤:几(⺈)。
龙的总笔画数为16画,其中上部为6画,下部为10画。
凤的总笔画数为10画,全部在上部。
《龙凤》一词起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和凤。龙是东方至高无上的神物,代表着权力和帝王;凤是世间美丽的仙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龙凤》在繁体字中的书写形式为「龍鳳」。
在古时候,龙常常被写作「㐭」或简化为「龍」,凤常常被写作「奉」或简化为「凰」。
这对新婚夫妇真是一对龙凤呢,相互扶持,幸福美满。
- ********* - 凤舞九天 - 龙飞凤舞
龙凤的近义词为「双喜」,表示双方都吉祥如意。
龙凤的反义词为「不和谐」,表示两个相互矛盾或不协调的事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