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盘问、打听。《新五代史·杂传·裴迪》:“ 迪 召 公立 问东事, 公立 色动,乃屏人密詰之,具得其事。”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忽有先生 王得一 入见,见圣容似有忧色,密詰于中贵,中贵述以圣上忧惧彗星之事。”
“密诘”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密诘”指秘密盘问或私下打听,强调在非公开场合通过细致询问获取信息。部分来源也提到其含义接近“密切调查、详细询问”,但核心仍围绕“秘密性”展开。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描述隐秘调查的场景,如古代官员查案、探听机密等。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但可借喻对某事的深入探究。
不同于“审问”(公开或正式)或“询问”(一般性提问),“密诘”更强调私密性和目的性,常带有策略性调查的意味。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新五代史》或《丁晋公谈录》原文。
密诘是指暗中查问、追问、质问事情的来由、真相等。这个词常用于文言文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深入的追问和追究。
密诘的拆分部首为宀和疋,它属于表示房屋的部首,表示密室中进行追问的意思。密诘的笔画总共有12画。
密诘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它最早出现在《晋书·卷七十·田承嗣传》中。另外,密诘在繁体字中写作“密詰”。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密诘的写法为“黑詰”。其中,“黑”是表示密室或暗中的意思,“詰”表示追问、质问的含义。
1. 他利用智慧密诘对方,从而揭露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2. 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密诘,以了解真相。
导诘、理诘、追诘、诘问、质诘
询问、追问、追究、追查、追根溯源
信任、放松、默认、相信、宽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