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弼教的意思、弼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弼教的解释

辅助教化。多指以刑辅教。语出《书·大禹谟》:“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孔 传:“弼、辅,期、当也。叹其能以刑辅教,当於治体。” 唐 一行 《起义堂颂》:“天辅 皋繇 ,明刑弼教。”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规赞》:“维天降衷,维圣立极,维贤弼教,维民从式。”《清史稿·刑法志一》:“且夫国之有刑,所以弼教。一国之民有不遵礼教者,以刑齐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弼教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弼”与“教”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辅助教化、匡正礼法,多用于描述通过法律或道德手段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弼(bì)

    《说文解字》释为“辅也”,本义为辅助、纠正,引申为匡正缺失。如《尚书·大禹谟》载“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强调以刑罚辅助教化。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教(jiào)

    指教化、教育,尤指通过礼乐制度引导民众向善。《礼记·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突出其育人功能。

    来源:《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二、复合词释义

“弼教”一词典出《尚书·大禹谟》:

“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意为:阐明刑罚的作用,以辅助“五常之教”的推行(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此处强调法律与道德教化相辅相成,刑罚旨在保障伦理秩序的实现。

来源:孔颖达《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本)。


三、引申与用例

后世将“弼教”引申为通过法制手段维护社会伦理,如: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8年版)第4卷第237页。


四、权威辞书定义

《辞海》(第七版)明确释义:

弼教:辅佐教化。特指以刑律辅助道德教育。

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

网络扩展解释

“弼教”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历史文献及权威资料综合解释如下:

1.词源与基本释义

“弼教”一词最早出自《尚书·大禹谟》中的记载:“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其中,“弼”意为辅助、辅佐,“教”指教化。该词的核心含义是通过刑法辅助教化,即主张以刑罚手段作为道德教化的补充,以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

2.历史语境中的运用

3.现代引申与用法

4.英文翻译

“弼教”可译为"assisting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law",或简化为"supplementing instruction with punishment"。

“弼教”既是中国古代“礼法并用”治理思想的体现,也是汉语中兼具历史深度与文化意蕴的词汇。如需进一步考证文献原文,可参考《尚书》及历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哀眷白云亲舍崩腾别头炳煌长惑唱卯城垣垂泪打破笃降法车反常行为分例抚按该达官阀滑腻慧眼囫囵课解弦更张街檐精涉酒旆九尾狐开快车略语良衣连界离构临安霖漉莫莫难怪排讦旁嘲判状朋朋譬于钱币强兵富国牵离樵叟情重姜肱琼罂启移日渐芟荑山踯躅深识审谕收泉赎免四轮斯坦福大学松凫僞意吴牛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