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北京的意思、北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北京的解释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

(2).指 京口 。在今 江苏 镇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东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迁都 洛阳 ,因称旧都 平城 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晋源镇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晋 、 汉 都发祥于此,因谓之 北京 。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刘崇 为 北京 留守。”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县 。因 宋真宗 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辽 上京 临潢府 为 北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波罗城 。见《金史·熙宗纪》。

(7). 金 贞元 元年迁新都于 中都 大兴府 (今 北京市 ),以旧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称 北京 。故址即今 内蒙古 宁城县 西北 大明城 。见《金史·海陵纪》。

(8). 明 初指 开封府 。即今 河南 开封市 。《明史·太祖纪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应天 为 南京 , 开封 为 北京 。”

(9). 明 永乐元年 , 成祖 将他做 燕王 时的封地 北平府 改为 顺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乐 十九年,自 应天 (今 江苏 南京市 )迁都 顺天 ,改 北京 为 京师 。 洪熙 元年,拟还都 应天 ,复改 京师 为 北京 。 正统 六年,定 北京 为国都,又改称 京师 。历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 明 永乐 以后都称 北京 。参见“ 北京市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北京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化解析

一、基本释义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端,行政级别为直辖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从构词角度,"北"指方位,"京"源于古代都城称谓,合称即"北方的都城"。

二、历史语义演变

  1. 古代称谓:北京在历史上曾称蓟城(春秋战国)、燕京(辽代)、大都(元代)、北平(明初)。《辞海》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称北京,成为首个以"北京"为正式都城的朝代(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
  2. 现代定位: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北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首都地位。《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强调其名称延续性体现"政治中心的历史传承"(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三、文化意涵延伸

作为国家象征符号,"北京"在汉语语境中常代指中央政府,如"北京方面"的政治表述。同时承载着"京派文化"核心地位,故宫、胡同、京剧等元素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归纳为"中华文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官网)。现代语义更扩展至科技创新(如中关村)与国际交往(如奥运会)的复合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拥有多重含义和历史演变:

一、现代含义

  1. 政治中心
    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所在地,北京是全国政治决策核心。
  2. 城市定位
    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承担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职能。
  3. 地理特征
    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北纬39°56′,东经116°20′),毗邻天津与河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二、历史别称与演变

  1. 古代都城指代
    • 南朝宋称建康(今南京)为北京;
    • 北魏称平城(今大同)为北京;
    • 唐代称太原府为北京,宋代称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为北京。
  2. 近代沿革
    1928年设"北平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市并定为首都。

三、其他信息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权威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按试本爵熚熚烞烞豳诗车駮趁风转帆担纲斗历黩冒躲躲闪闪夺目恩顾发鞌放意風旱格迕乖次圭玷贵彊归投古交市汇萃慧典活货火龙标和稀泥惊惶不安进卮酒升谲说军力款杂谅暗辽濡麦角满月酒米颠母后凝固点被褐藏辉平治天下蒲棒蒲鞭示辱朴质前歌后舞清关倾竭青玉嶂软红社会实践束袵算商涕泗团红吞气炜烁乌龙茶五明效级卸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