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眇昧的意思、眇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眇昧的解釋

幽遠;深微。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蓋聞靈機冥緬,混芒眇昧,禍福交錯乎?” 明 徐渭 《梓潼像贊》之二:“帝君之事亦眇昧,陰隲兩言是真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眇昧”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miǎo mèi,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事物或概念的幽遠、深微 之态,常用于形容抽象、難以捉摸的狀态或道理。例如《抱樸子·任命》中“禍福交錯乎”一句,即用“眇昧”表達事物間複雜隱晦的關聯。

  2. 文獻用例

    • 晉代葛洪用“混芒眇昧”描述混沌幽深的自然法則(《抱樸子·任命》);
    • 明代徐渭在《梓潼像贊》中以“眇昧”暗指神明的玄妙不可言說。
  3.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哲學、宗教或文學文本中,強調對深奧、玄虛之境的描繪,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細微差異。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獻閱讀時需注意其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眇昧

《眇昧》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多用于描述光線微弱、模糊不清的狀态。下面将為您詳細介紹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眇昧》的拆分部首為“目”和“日”,分别表示與“眼”有關和與“太陽”有關。根據《康熙字典》,這個詞的總部首和總筆畫數分别為23和14。

來源和繁體

《眇昧》一詞源自于古文獻《詩經·鄘風·丘中有麻》:“彼昏瞢〔眇〕,我心傷悲。”其中,“昏瞢”表示視力模糊不清,而“眇”單獨被用來形容模糊、微弱的光線。

在繁體字中,“眇”也保留了其基本形狀,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說文解字》中記錄了“眇”的古漢字寫法為“瞈”,形狀比現代的“眇”更加複雜。

例句

1. 夜晚的叢林,被眇昧的月光照亮,顯得朦胧而神秘。

2. 峽谷中的水霧彌漫,使得遠處的景象變得眇昧不清。

組詞

1. 眇目:形容視力模糊。

2. 昏眇:形容光線昏暗模糊。

3. 昏迷:形容神志不清。

近義詞

1. 昏暗:意為光線暗淡。

2. 朦胧:意為模糊不清。

反義詞

清晰:意為清楚明了。

明亮:意為光線充足明亮。

通過以上内容,希望能給您對《眇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