狞丑的意思、狞丑的详细解释
狞丑的解释
凶恶丑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谈笑间,忽一伟丈夫岸然自外入,鶻骨荧荧,其貌狞丑。” 清 吴震方 《岭南杂记》卷上:“西洋狗,小者最贵……又有一种,稍大而毛长尺许,深目短喙,状如狮子,尤狞丑。”
词语分解
- 狞的解释 狞 (獰) í 凶猛,样子凶恶:狞视。狞笑。狰狞。 笔画数:; 部首:犭; 笔顺编号:
- 丑的解释 丑 (④⑤醜) ǒ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传统戏剧角色名:丑角。丑旦。 相貌难看:丑陋。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丑恶丑
网络扩展解释
“狞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兼具凶恶与丑陋的特征。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解释
- 核心含义:指外貌或神态既凶恶又丑陋。该词常用来描述带有威胁性的丑陋形象,如鬼怪、野兽或某些人。
出处与例句
- 古典文献用例
-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中描述:“伟丈夫岸然自外入,鶻骨荧荧,其貌狞丑”,通过“狞丑”刻画人物凶悍丑陋的外貌。
- 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提到一种西洋犬“深目短喙,状如狮子,尤狞丑”,形容其狰狞且怪异的形态。
用法与语境
- 适用对象: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强调视觉与气质的双重负面特质,如鬼怪、猛兽或反派角色。
- 近义词:狰狞、丑陋、凶神恶煞(侧重不同,需结合语境选择)。
权威来源
释义主要参考《辞海》及《聊斋志异》等古籍用例,建议通过文学作品进一步体会其具体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狞丑的意思和拆分部首和笔画
《狞丑》是一个描述丑陋、可怕的词语。该词由犬部和丑部组成,犬部为狗的象形字,丑部为表音字,其中“犬”为部首,表示与狗相关,“丑”是组成该字的通假字部分。狞的拆分部首为犭,丑的拆分部首为一。
来源、繁体和古时候汉字写法
《狞丑》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根据《说文解字》,狞意味着凶猛、凶恶、狰狞可怕。古时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丑恶的人或事物。在繁体字中,狞丑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
例句
这个恶灵的面容狞丑可怖,让人毛骨悚然。
组词
狞笑、狞脸、丑陋、骇人听闻
近义词
骇人、骇人听闻、可怖、恐怖、可怕。
反义词
美丽、秀丽、漂亮、迷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