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比德的意思、比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比德的解释

(1).指结党营私的行为。《书·洪范》:“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 孔 传:“民有安中之善,则无淫过朋党之恶、比周之德。” 蔡沉 集传:“比德,私相比附也。”

(2).同心同德。《国语·晋语八》:“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楚辞·大招》:“比德好间,习以都只。” 王夫之 通释:“比德,同心。”

谓德行、德教可与之比拟、比配。《礼记·玉藻》:“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商君列传》:“故吾以彊国之术説君,君大説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 殷 周 矣。”《后汉书·杨震传》:“拟踪往古,比德哲王。”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比德亮无瑕,抱节诚可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比德"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一、美学概念(源自《汉语大词典》) 指通过自然物象比拟人类品德的美学思想,最早见于《礼记·聘义》中"君子比德于玉"的论述。这种思维方式将玉石温润、坚硬的物理特性,对应为仁、义、智等儒家道德品格,形成"玉德说"的完整体系。

二、历史演变(据《说文解字注》) 该词在《荀子·法行》中扩展为"比德于玉者"的修身准则,宋代朱熹《诗集传》进一步阐释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德者,事理之得于心者也",强调通过类比建立道德认知体系。

三、应用示例

  1. 竹喻气节:郑板桥《竹石图》题跋"千磨万击还坚劲"暗含比德理念
  2. 水喻智慧:《论语·雍也》"知者乐水"建立水性智德关联
  3. 梅喻坚韧:王冕《墨梅图》通过梅花表现士大夫精神气节

(文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儒家自然观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比德”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来源来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解释:

一、古典文献中的核心含义

  1. 结党营私的行为
    源自《尚书·洪范》:“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此处“比德”指私相比附、结党营私的负面行为,强调对集体利益的破坏性。

  2. 同心同德
    见于《国语·晋语八》:“比德以赞事,比也。”此处“比德”为褒义,指群体间道德观念的统一与协作。


二、哲学与美学中的延伸概念

在自然审美领域,“比德”指将自然物的特征与人的道德情操相类比,使自然属性人格化、道德品性具象化。例如:


三、历史人物相关

“比德”亦为历史学者比德(Bede Venerabilis)的译名,他是7-8世纪英国著名学者,以《英吉利教会史》闻名。


使用场景与辨析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洪范》《国语》等典籍,或美学理论中的“比德说”。

别人正在浏览...

板角保就抱理巴人下里别树一旗不顾察警长息侈恩席宠舡人楚狂踔跃胆大妄为道口锡风向岗位责任制扞将高飞汉剑憨气虹栋虹旗后祖慌手忙脚交彩较少解道解铃还须系铃人金珠玛米济事兰交老调重谈理葺流赮力正栾栾率杀门径腻虫朴讷诚笃乾老子轻细秋声瑞霞三寸鸟七寸嘴三室势头太皞叹吁哃吓讬形晩膳无戎无它五音儿响犀小农经济小起下死洗颈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