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孤迥的意思、孤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孤迥的解释

(1).孤立,远离其他事物。《太平御览》卷九一○引 南朝 齐 祖冲之 《述异记》:“ 考之 便登木逐猴,腾赴如飞。树既孤迥,下又有人,猴知不脱,因以左手抱树枝,右手抚腹, 考之 禽得。”《隋书·郭荣传》:“时 汾州 与 姚襄镇 相去悬远, 荣 以二城孤迥,势不相救。”

(2).指孤单。《魏书·源子恭传》:“又其履歷清华,名位高达,计其家累,应在不轻。今者归化,何其孤迥?”

(3).寂寞;寂寥。 唐 杜牧 《南陵道中》诗:“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清 龚自珍 《梦芙蓉·本意》词:“又微芒不定,月坠金波孤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孤迥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空间意象与人物特质两个维度解析:

一、空间范畴指代"孤高寥远" 《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孤立高远",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或建筑形态。如唐代杜甫《舟中苦热》"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中的"迥"即呈现星河高悬的辽远意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补充说明该词可形容"地势险峻而独立"的自然地貌特征。

二、人物特质表征"孤傲超拔" 汉典网(http://www.zdic.net)释义延伸至精神层面,指"性情孤高、不同流俗"的人格特质。宋代苏轼《与米元章书》"独念元章迈往凌云之气"虽未直用该词,但"迈往凌云"恰可佐证此类精神气质的古典表达范式。清代文学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评王维诗作时所用"孤云独去"的意象,亦可作为此义项的互文参照

需特别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典文献与文学评论领域。其构词法遵循汉语偏正结构原则,"孤"强调独立性,"迥"突显空间或心理距离,二者叠加产生独特的语义张力。

网络扩展解释

“孤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ū jiǒng,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1.孤立,远离其他事物

多用于描述地理位置或客观事物的孤立状态。例如《隋书·郭荣传》提到:“二城孤迥,势不相救”,指两座城池孤立无援。在《述异记》中也有“树既孤迥”的记载,强调树木远离其他事物的特点。


2.指孤单

引申为人的孤独或处境的孤单。如《魏书·源子恭传》中“何其孤迥”,形容归化者的孤单境遇。现代用法中,也可形容人因远离群体而产生的孤寂感。


3.寂寞;寂寥

侧重表达心境的高远寂寥。唐代杜牧《南陵道中》诗句“正是客心孤迥处”,描绘旅途中寂寥的心境。这一含义常带有文学色彩,多用于诗词或抒情语境。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例句或用法,可参考《太平御览》《隋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惠白附本谋笔记本冰肤搏膺豺舅春申君楚袖赐冰垫裂独有千秋肥田负手刚犷龚工公衮光天官僚资産阶级规正孤贞鼓子船桁杨虹饮遑骇笳寒江山如画简连嘉悦机晤来辟累丸棱棱挣挣劣衿李郭仙利薮溜索鞔鞮懋勤殿弭髦靡慝摩捋暮翠朝红挠格怒马潘天寿潘鱼傔卒峭刻虬柯热駡日富日复一日赊券十眉螳拒天麻铜婚完婚文东武西